窗外斜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六章 何去何從,操盤手札記,窗外斜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增加,他們那種堅決做空的氣勢,讓袁傑這個旁觀者也歎為觀止。
南方集團早已是袁傑這個期貨公司內最大的客戶了,他們目前為止的持倉數量,不僅在袁傑這公司裡是最多的,就算是在整個期貨銅的交易市場上,這樣規模的單一客戶也是屈指可數的。
袁傑今天一整天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南方集團這兩個賬戶上,她隔一會兒就開啟看一看,想知道他們今天到底會賣出開倉多少數量。
到收盤前十多分鐘,賬戶上的數量不再繼續增長了。她仔細統計了一遍,在五個合約上,這兩個賬戶一共持倉兩萬噸!
她現在明白李欣為什麼昨天守口如瓶,就是不說何時開倉,開倉多少了。這樣的訊息要是被別人知道,藉機壓低價格的話,南方集團的利潤空間說不定就會少了上百萬元。
可話又說回來了,現在這個市場上,價格似乎一直是易漲難跌,要想打壓下去一兩百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說今天南方集團賣空這一萬噸的事,到收盤的時候,期貨價格跟昨天相比不但沒有下跌,反而上漲了三十多元。
雖然上漲的這點數字跟接近四萬元一噸的銅價相比微不足道,可上漲和下跌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如果今天期貨銅的價格下跌,南方集團看空銅價的那些頭頭們心裡應該會是陽光燦爛的。可現在的情況卻是在他們的賣壓下,期貨銅價格反而上漲了,不知道看見這樣的結果,南方集團看空銅價的那些頭頭們心裡會怎麼想。
袁傑仔細在心裡揣摩了一下,前不久第二次拋售儲備銅的訊息沒有壓住銅價,今天南方集團的賣出開倉依然對銅價的下跌沒有絲毫的效果。
要是拿這兩件事做個比較的話,前者拋售的數量是兩萬噸,但不是在期貨市場上,而是在銷售市場上。拋售的訊息提前就廣而告之,在心理上的影響還是挺大的。
而後者賣出的數量是一萬噸,只是前者的一半,而且訊息是封鎖的,知道這訊息的外人估計也就只有自己。這樣的舉動對市場上基本不會有什麼心理影響,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萬噸是全部在期貨市場上賣出的,對期貨價格的影響比前者更直接。
可就算南方集團今天賣出了這麼大的數量,價格卻依然是上漲的。
想到這裡,袁傑不由得多了個心眼:要是今天沒有南方集團做空的這一萬噸,價格豈不是會收得更高嗎?
她想起來昨天跟李欣通電話時,說到李欣那些多頭持倉面對的局面時,李欣最後模稜兩可地說要想想看再說,他會不會昨晚考慮一晚之後,在今天早上南方集團賣出開倉之前就平倉離場了呢?
她又立刻開啟了李欣的那個賬戶,定睛一看,裡面那一千噸的多頭倉位紋絲不動。
袁傑心想:南方集團做空的態度很堅決,李欣做多的態度也同樣堅定不移,而且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李欣態度的堅決似乎更勝一籌。因為李欣是在明知對面有一個力量比自己強二十倍的對手的情況下還高位看漲的。不知道如果面對同樣的情況,假設有一個力量是自己二十倍的對手看漲買入時,南方集團是否還敢繼續看跌賣出。
袁傑突然意識到,看漲的李欣和看跌的南方集團,就是期貨銅市場上多空雙方再典型不過的兩個代表了。
袁傑在期貨公司工作多年,多空雙方各種各樣的客戶見得多了,可那都是些小散戶,實力有限,根本不具有代表性。
像李欣和南方集團這樣實力雄厚的客戶,袁傑也是第一次見,他們之間這樣的對峙關係,幾乎就是期貨銅市場上多空雙方絕命搏殺的縮影。
如果沒有眼前這兩個鮮活的例子,袁傑可能會像其他人一樣,根本感受不到多空雙方對峙的那種緊張氣氛,現在回過頭來把李欣和南方集團不斷加大資金投入,持續擴大倉位的舉動仔細回想一遍,她才感覺到了那份令人窒息的壓迫感。
期貨銅的價格在這麼高的位置上,多空雙方投入了這麼多的資金對峙著,看看主力合約上越來越大的持倉數字,就知道將來行情一旦向某個方向突破,就會是一場浩劫。
眼前這種悄無聲息的寂靜,只不過是事情發生質變前的死寂而已,雙方的矛盾和衝突,愈演愈烈,根本無法調和。
這就好像是不斷上漲的洪水和不停加高的堤壩一樣,二者之間是一種你死我活的關係,要麼堤壩攔住洪水,洪水慢慢退卻,堤壩巍然屹立。要麼洪水沖垮堤壩,摧枯拉朽,一瀉千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