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斜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三章 冷水煮青蛙,操盤手札記,窗外斜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黃洪亮和鄭國瑞的這種反應,和劉中舟是一模一樣的。
在此之前,劉中舟第一次賣出開倉那一萬噸的空頭倉位,隨著期貨價格的緩慢上漲,今天虧五十萬,明天虧一百萬,就這麼慢慢的不斷累積,虧損逐漸擴大到了三千多萬。
這個數字不可謂不大,但是由於時間拉得相對比較長,不知該怎麼形容才好,到底是劉中舟等人的承受能力被慢慢鍛煉出來了?還是他們漸漸有些麻木了?反正他們對此沒有突然間被刺痛的感覺。
這就好像是用冷水煮青蛙一樣,雖然鍋底下的爐火熊熊燃燒著,但是由於鍋裡的水一開始是冷水,所以在鍋裡的青蛙絲毫感覺不出鍋底的熱量。即使隨著時間的推移,鍋裡的水已經有些過熱了,青蛙卻因為水溫是漸變的,所以繼續麻木不仁,繼續習以為常。
如果一開始的時候水溫就是三四十度,青蛙一進鍋裡就會受到刺激,立刻跳出鍋外。
劉中舟等人今早的反應,就像是突然間被熱水淋到的青蛙一樣,要說這瓢熱水的溫度,並不比今天以前鍋裡那三千多萬虧損的溫度更高。只不過這瓢熱水是突然間澆到頭上的,時間比較短促,所以刺激到了他們,他們立刻就跳了起來,不然的話,他們依然還在溫水裡泡著呢。
就在這時,電話那端的薛晨志說:“漲了這麼多啊?那我們的出廠價是不是也要調整啦?”
處在薛晨志這個角度上,他關心的是冶煉廠的利潤,聽見銅價暴漲,第一感覺就是要提高出廠價,不能把自己手裡的貨賣便宜了。至於期貨上的空頭持倉會因為銅價暴漲帶來多少虧損,他倒還沒來得及去想這個問題。
劉中舟剛才開擴音的時候,擔心大家聽不見薛晨志的意見,所以把手機的音量開得很大,薛晨志此時甕聲甕氣的話語從手機裡傳出來,坐在一旁的眾人聽得清清楚楚的。
薛晨志的這個意見,是劉中舟進入會議主題後第一個人對今天銅價上漲提出的看法,他的這個看法,其實很符合除了劉中舟、黃洪亮和鄭國瑞之外的其他人的想法,因為他們不太關心也不太瞭解此舉對期貨持倉帶來的風險,他們第一是時間想到的是集團的產品又能賣個好價錢了。
薛晨志不在會議現場,看不到劉中舟焦急的面部表情,對會議狀況缺乏直觀的感覺,所以他的意見就很率真。
可劉中舟不是這麼想的,他一聽薛晨志這話,立刻覺察出了味道不對。他擔心薛晨志的意見把今天會議的主題帶到溝裡去,所以薛晨志的話音剛落,其他人還沒來得及開口說話時,劉中舟就出手了。
劉中舟說:“薛副總,冶煉廠的出廠價和黃洪亮這邊的對外銷售價該如何調整,其實是順其自然的事,這個好辦,我們另外找時間討論。現在的問題是,期貨價格的上漲帶來了很大的浮虧,將來價格還會漲多少?我們該如何應對?這才是今天要重點討論的事。”
薛晨志聽了劉中舟這話,說:“哦,這樣啊!”
他此時才反應過來自己剛才的話有些突兀了,因為會議現場和自己隔山隔水的離得那麼遠,自己沒辦法把握會場氣氛,把會議主題猜錯了!於是他不再輕易發言,在電話那端靜靜地聽著,看看別人的意見是什麼。
劉中舟的及時出手,不但把會議主題拉回到了他原來預定的軌道上,也把其他很多人已經到了嘴邊的話給堵了回去。這些人的意見,大多和薛晨志的意見相似,在他們看來,銅價上漲對集團是好訊息,可以藉機大賺一筆。
可是聽完劉中舟對薛晨志說的話以後,他們這才反應過來,劉中舟這個會議是應對危機的,今天銅價的上漲對集團的產品銷售是個好訊息,可是也對原來賣出的那些空頭倉位帶來了這麼大的隱患,這是他們始料未及的。現在面對這樣的局面,連副董事長薛晨志的意見都被劉中舟直接給擋了回去,自己再說同樣的話題不是自討沒趣嗎?
所以,一開始就搞清楚狀況的黃洪亮和鄭國瑞被嚇得說不出話來,剛剛搞清楚狀況的其他人又不懂期貨規則,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整個會場上鴉雀無聲。
急於尋找良策擺脫困境的劉中舟顯然對眼前這種毫無生氣的會場態勢很不滿意,見所有人都不說話,他那雙鷹一樣的眼睛順著會議桌邊依次看過去,目光與他相遇的人,都紛紛低下頭,躲避著他的目光。
劉中舟一看他們這種膽怯怕事的神態,就知道在他們這裡得不到任何有意義的建議。當看到正專心致志地注視著電腦螢幕的李欣時,劉中舟說:“李欣,說說你的看法。”話語中明顯帶有一種期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