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斜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四章 會議爭論(2),操盤手札記,窗外斜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欣迎著大家期待的目光,不慌不忙地說:“董事長提到的這種操作方式,叫賣出套期保值,其目的是為了規避將來產品價格下跌帶來的風險,而在期貨市場上把將來的產品提前以較高的價格賣出,這樣就能鎖定利潤。”

黃洪亮聽到這裡,忍不住脫口而出:“如果把產品都拿到期貨市場去賣了,那還要我們銷售公司幹啥?”他知道這個問題遲早要提的,與其在劉中舟說的時候提,不如現在趁著李欣的話提出來,這樣既避免了當面衝撞劉中舟的嫌疑,又可以把問題公開化,劉中舟自然也聽得到。

李欣繼續解釋說:“其實這樣的操作也不一定都排斥銷售公司原有的業務流程,在期貨市場上賣出後,公司將來的產品有兩種出路,第一種是直接在期貨市場上交割,這就相當於把產品直接在期貨市場上銷售掉了。這種方式是不需要銷售公司的,從冶煉廠把產品運到交割倉庫辦理交割手續即可。第二種就基本上不影響銷售公司原有的業務流程,公司將來生產出來的產品你們該怎麼賣還怎麼賣,按市場價格順勢銷售即可。期貨市場上提前賣出的那些倉位,只是為了對沖價格下跌的舉措,將來你們銷售公司賣出多少噸產品,期貨市場上就平倉多少噸的倉位,最終產品的利潤由期貨市場上平倉後的利潤和銷售公司的銷售利潤兩者之和構成。”

黃洪亮聽到這裡,眼睛一亮,緊接著追問道:“你是說我們銷售公司的業務沒有太大的變化,只要繼續原來的銷售工作就可以了,是吧?”

李欣說:“如果按第二種方式操作的話,銷售公司的業務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不過我不是太清楚集團將來會以哪種方式來操作,如果要是涉及到交割的話,那就不一樣了。”李欣說到後半句話的時候,眼光轉向了劉中舟,他也想知道劉中舟心裡到底是怎麼打算的,這個細節不確定的話,下面的問題就沒法談。

見黃洪亮如此關心自己的提議,劉中舟心裡很高興,這是一個好現象,他就怕自己的提議提出來以後,眾人的反應都像薛晨志那樣模稜兩可,那才最難應付。

劉中舟聽到這裡,反問李欣道:“以你的看法,你認為哪種方式更好?或者說哪種方式更適合我們?”

李欣說:“以交割方式完成產品銷售的話,會有以下這些問題:一是如果量太大,交易所那邊未必能全部接受。二是到最後交割的期限裡,最終價格會是多少很難預測,比較被動。三是交割倉庫距此地兩三千公里,運輸和時間成本是否划算?而另外一種方式中,產品的銷售由銷售公司原有的渠道完成,期貨市場上的操作與之相配合,這樣就顯得靈活了許多。”

黃洪亮聽到這裡,還未等劉中舟說話,立刻就跳出來說:“既然第一種方式面臨較大的運輸成本,還有交割價格也不確定的問題,那當然是第二種方式更好了,既能鎖定利潤,又能發揮我們銷售公司的長處,只要期貨市場上的操作和我們緊密配合就好了,是不是這樣?”

李欣點點頭說:“對。”

黃洪亮此時心裡的顧慮全都打消了,他算是徹底聽明白了,以他多年的銷售經驗來看,第一種交割方式顯然不靠譜,集團這麼大的產量怎麼可能全部運到幾千公里以外去?更別提運出去後交割價格還要到最後才知道,這中間價格如何波動都得扛著。如果扛到最後價格不錯的話,那倒也還值得。如果扛到最後是虧損,那不就當冤大頭了嗎?

這一點連自己都看得清楚,他不相信劉中舟看不出來。

那剩下的就只有第二種方式了,如果以這種方式操作的話,劉中舟的建議對自己來說就有益無害了,銷售公司這邊該怎麼做還怎麼做,不影響自己的既得利益,就算將來有什麼問題,自己也可以把責任推到期貨市場的操作上,不是說最後的利潤由兩方面構成嗎?

劉中舟對李欣的表現很滿意,這小夥子對這些問題還真是非常熟悉,這麼複雜的問題,經他這麼深入淺出地一解釋,讓眾人都清楚了自己的計劃是怎麼回事,要是換做別人,估計很難講得清這裡邊的關係。尤其是黃洪亮聽完他的介紹後,立刻就對這樣的操作方式表示贊同,這讓劉中舟的心裡很是受用。

要知道,自從劉中舟和薛晨志的談話沒有成效以來,他推行這一計劃的信心受到了很大的打擊,此時黃洪亮的態度給了他很大的支援,於是他說:“各位還有什麼疑問,都請提出來,大家集思廣益嘛。”他的目光掃視了了一遍眾人,最後落在了薛晨志身上,很明顯,他想知道薛晨志此時的意見是什麼。

連黃洪亮都表態了,劉中舟的目光又集中在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小公主靠選秀綜藝出圈

慕綿

大軍閥

幽雨

唐朝大齡剩女

羽外化仙

[周九良]摯愛

左岸不吃梨花的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