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斜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七章 異樣(3),操盤手札記,窗外斜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倆人正說著,劉中舟進來了。他一進來就問:“李欣,今天的價格走勢怎麼樣?”
李欣說:“和我上午告訴你的價格差不多,比昨天上漲了三百多。”
劉中舟又問:“資金上是什麼情況?”
李欣說:“浮虧兩百八十多萬。”
劉中舟聽了,明顯的鬆了一口氣。因為今天的上漲完全出乎他的預料,在接到李欣的電話後,因為一直沒時間看行情,不清楚後來的價格走勢,在會場上的他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坐立不安的,他甚至擔心會出現更壞的結果。可現在聽李欣說的不過如此,他也就放下心來了,不以為然地說:“那就應該還是正常的波動,繼續注意觀察就好了。”
李欣說:“好的。”他正在想要不要借這個機會把自己剛才對黃洪亮說的那些話告訴劉中舟,在他看來,明天的走勢如果出現意外的話,還是要提前做好打算,至少心理上要有所準備。
可是還沒等他開口,劉中舟就轉身出去了。
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做為董事長的劉中舟在別人面前還是要比黃洪亮更沉得住氣。這裡邊有兩個原因,一是黃洪亮有個人賣出的持倉,行情的反向走勢分分鐘都在讓黃洪亮虧錢,而劉中舟沒有這樣的困擾。二是這個浮虧還不算太大,完全在劉中舟的心裡預期之內。既然還沒有超出預期,他就不想過多的考慮此事,他認為在這個細節上糾纏會影響長遠的判斷。
黃洪亮此時受李欣和劉中舟倆人完全不同的判斷左右著,心裡完全沒有了主意。要是像李欣說的那樣,自己豈不是陷入了萬劫不復的境地?隨著價格越走越高,自己的虧損會越來越大!
一番權衡之後,黃洪亮還是認為劉中舟的判斷更有道理。這裡邊固然有黃洪亮心裡願意價格向這個方向發展的主觀因素,更主要的原因是他真的不相信會有人敢頂著打壓價格的訊息逆勢做多。
黃洪亮剛要走,財務部長鄭國瑞進來了,他衝黃洪亮點點頭:“老黃,你也在啊。”
然後,他開門見山地問李欣:“李欣,今天的行情你看了沒有?”
李欣說:“看了,我和黃總正討論這事呢。”
鄭國瑞說:“哦,你們怎麼看的?”
這麼上億元的資金打入期貨賬戶後,剛開始在期貨市場上操作的第二天,就出現兩百多萬的浮虧,作為財務部長的他,以前還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
以前集團做的所有投資,資金劃出去以後,緊接著傳回來的都是好訊息,這次開局不利,讓他心裡有一種不祥之感,他有些坐不住了。
李欣心想,鄭國瑞和黃洪亮一樣,也是常常圍繞在劉中舟身邊的人,自己剛才對黃洪亮說的判斷,沒有機會告訴劉中舟,不妨講給鄭國瑞聽聽,沒準能透過他倆的轉述來告訴劉中舟。於是他就藉著回答鄭國瑞的問題,把剛才的意見也告訴了鄭國瑞。
鄭國瑞聽了問道:“董事長是怎麼看的?”
李欣說:“我這個看法只對你和黃總說過,剛才還沒來得及和董事長說,他就出去了。今天的上漲他認為只是正常的波動。”
鄭國瑞說:“董事長剛才來過了?”
李欣點點頭。
鄭國瑞問:“那兩百八十多萬浮虧的事他知道了嗎?”
李欣說:“知道了。”
作為集團的財務部長,鄭國瑞看見資金上有這麼大的浮虧,第一個念頭就是找劉中舟彙報,所以他才急匆匆地跑上樓來,還沒進劉中舟的辦公室,見李欣辦公室的門開著,就先進來打探一下訊息。
現在他聽說劉中舟已經知道了浮虧的情況,又瞭解了劉中舟的看法,就打消了去劉中舟辦公室彙報的念頭。這要是報喜的話,他會義無反顧的進去,可這是報憂啊,既然已經有人告訴了劉中舟,那自己就省事了。這種事,誰進去彙報都肯定得不到好臉色的,自己何必去觸這個黴頭呢。
鄭國瑞轉過頭問坐在旁邊的黃洪亮:“老黃,你怎麼看?”
黃洪亮說:“我還是覺得董事長說得有道理,繼續觀察一下看看,不必太在意一時的波動。”
黃洪亮嘴上這麼說,其實內心深處比誰都著急。為了賣出開倉那兩百手,他東拼西湊籌集了兩百五十萬元,這幾乎是他的全部身家了,要是價格繼續上漲,他就麻煩了。
鄭國瑞不懂銷售上的事,對期貨操作就更是一竅不通了,他每天關心的就是資金面上的浮盈浮虧,只要有盈利,他就不擔心,可要是這浮虧越來越大的話,他的日子也就不好過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