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斜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七章 新礦山,操盤手札記,窗外斜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欣就開始在琢磨,金昌興到底在打什麼主意?後來聽說他要擴大集團的規模,拓展集團的業務,李欣就更是專心致志的在聽,看他會提出什麼新的建議。
因為在這一輪銅價暴漲的過程中,李欣賺得盆滿缽滿的,他現在雖然已經沒有了期貨上的持倉,但他依然一直在密切關注著價格的波動。
這一輪銅價上漲的過程留給他極深刻的印象,他下意識的認為,如此天翻地覆的價格波動之後,在與銅相關的產業裡一定還蘊藏著其它的投資機會,只是自己現在還沒有發覺而已。
他現在手裡那麼多的資金,除了在股票市場上零星買入了兩百多萬元的股票以外,其它大部分資金全部處於閒置狀態,就像他跟袁傑說的那樣,他現在也不知道投資什麼合適。
正在急於尋找投資專案的他,聽了金昌興的建議之後,心裡突然一動:也許他說的是對的,如果未來銅價還要繼續上漲的話,銅礦的投資價值顯然是很高的。
可要是投資在礦山上的話,李欣就有些摸不出頭腦了。
且不說他對礦山和銅礦缺乏詳細的瞭解,在這方面的知識很缺乏,就是資金規模也顯得捉襟見肘。
他這幾千萬的資金要是投資在股票或者期貨上,還可以算是一筆不小的資金。可要是投資在礦山上的話,對於動輒十幾億,甚至幾十億的投資規模,他這點資金顯然不起什麼作用。
還有一點,就算資金規模不成問題,對於礦山這樣長期的投資專案,李欣心裡也沒有底,這樣的投資專案一旦進去以後,自己想要退出的時候,能否及時變現是個大問題。
所以,一想到這裡,非常熟悉股票和期貨交易規則,但是對實業缺乏運作經驗的李欣立刻就打了退堂鼓。
他在心裡暗想,即使銅礦將會很賺錢,恐怕也不適合自己,自己天生就不善於和各種人打交道,這樣的專案,對於金昌興和劉中舟這樣的**湖來說可能會是一個好的專案,但自己未必應付得了。
薛晨志對任何擴大集團規模的舉措,從來都是舉雙手贊成的。他自己貴為副董事長,集團的規模擴大了,那他自己的勢力範圍也就擴大了,這個道理是很簡單的。
尤其是當他聽金昌興說擴大集團規模的舉措第一步就是收購礦山,心裡不由得暗自高興,這對他來說是一個間接的利好訊息。
因為自有礦山的規模擴大以後,下一步緊接著就是擴大冶煉廠的規模,賺取更豐厚的冶煉利潤。不然的話,這些礦山收購來只是為了賣銅礦,那目光就太短淺了,除非金昌興是睜眼瞎。
而一旦擴建或者新建一個冶煉廠,那對自己這個冶煉廠廠長來說,手裡的權力就大得多了。
可就是有一點,他心裡還是非常不樂意,那就是金昌興說的,收購礦山需要內部籌集資金的這件事情。
自己手裡的冶煉廠是集團內部資金佔用的大戶,去年劉中舟在期貨上操作的時候,內部籌集資金打的就是自己冶煉廠的主意。
現在金昌興又重提籌集資金,無非也是要從自己這裡想辦法。他在心裡暗暗算了一筆賬,按金昌興的說法,債券兌現以後可以有3億的資金,另外三個億的資金需要集團內部籌集,那冶煉廠頭上怎麼也要攤到一個億的規模。
雖然一提要錢的事,薛晨志心裡就不是滋味,可是想想這筆資金投進去以後,將來的好處還是很大的,尤其這是投在礦山上的錢,看起來比劉中舟投在期貨上的錢要靠譜得多,至少不會虧損,讓自己整天提心吊膽的。想到這裡,他也就沒吱聲。
金昌興見手下的幾位大員都對自己的提議沒有提反對意見,就說:“既然大家都認為這個提議可行,那就暫時先這樣定下來,至於投資的標的,我們大家可以多多留意,發現有好的礦山就提出來。具體目標定下來之後,投資規模、資金籌集等細節問題我們再繼續開會研究,好不好?”
薛晨志說:“好的,這樣很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