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斜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一章 他為何如此謹慎?,操盤手札記,窗外斜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可是不丟吧,這公司每年賺到的利潤實在是讓他們看不上眼。
所以馬天明這幾年在南方集團過得很壓抑,他就像一個小媳婦一樣每天小心翼翼的,生怕自己一不小心捅出個簍子來被上面的人給撤了職。
所以別說今年的行情他實在是沒有把握看得太準,就算看得很準的機會,他也不敢貿然行動。
他現在心裡早就算清楚了一筆賬自己在分公司經理這個位置上少賺一點沒事兒,沒人會追究他的責任,畢竟上面那些頭頭也不太懂蔗糖業務。可要是多虧一點,那自己的麻煩立刻就來了。
“我倒是覺得這次雪災的影響應該會很大才對。”李欣說。
“哦,你有什麼特別可靠的訊息嗎?”馬天明問道。
“沒有,我也就是一種感覺而已。再說了,這些情況應該你比我知道得更多啊。”
“但願像你說的那樣,如果糖價漲上去了,對我們來說總歸是利好。”
“你看今天早上的期貨價格了嗎?”李欣問。
“沒有,我現在正為安排出差的事情焦頭爛額呢,哪有心思去管那些。是不是價格上漲了?”
“漲得還不少,到現在為止僅僅過去了一個半小時的時間,月份的合約價格就上漲了0多元。節後第天就漲這麼多,應該來說幅度還算可以了。”
“是嗎?那太好了!唉,早知道節前應該多囤一點貨!”李欣帶來的這個訊息讓馬天明心裡很高興,期貨價格一上午就上漲了0元,那銷區的價格一定會跟著同步上漲的。即使銷區的價格不是今天立刻就上漲,推遲一兩個星期再漲價也沒問題,因為那時候剛好是分公司住外地辦事處銷量最大的時候。
“馬總,你覺得今年到月份榨季末期蔗糖銷售旺季的時候,價格會上漲多少?”
從李欣一進門,馬天明就知道他進來找自己一定是有什麼事情的,精明的他知道李欣是不會來找自己閒聊的。
可是他來到底有什麼目的,李欣不說,他也不好直接開口問。再加上李欣一進來,倆人的話就沒有斷過,他就是想找機會問,一時間也沒插上話。
現在聽著李欣所有的問題都圍繞著糖價,馬天明開始琢磨出些滋味來了李欣這趟來就是來打聽糖價走勢的。
馬天明心想按理說對價格的判斷是李欣的長處啊,怎麼今天他反而跑到樓下來問自己呢?
馬天明的眼珠滴溜溜轉了一圈,然後說“七八百元的漲幅總該有吧。”
“真要是每噸能漲七八百元,這也不錯啊。”
“那你覺得呢?你覺得會漲多少?”馬天明反問道。
“我也說不準,這得看雪災對甘蔗種植面積的影響有多大,要是影響很大的話,我覺得000元的上漲幅度都不止。”
馬天明說“我也這樣想。”
李欣覺得馬天明如此小心翼翼的態度很奇怪,在如此重大的自然災害面前,馬天明作為蔗糖分公司的經理,應該積極看漲糖價才對啊,為什麼他此刻的判斷卻如此保守呢?這裡邊有沒有什麼特殊的原因他沒有說出來?
要知道當年自己之所以敢在蔗糖期貨上做多,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當年的自然災害導致甘蔗種植面積大幅減產,這樣的訊息會極大地提升糖價。
而且當時自己並不是第個看漲糖價的人,首先看漲糖價的是唐建華和吳彬他們這些長期在蔗糖購銷第線摸爬滾打的人。
今年所遭受的自然災害和當年有一比,而且馬天明現在的職位又和吳彬、唐建華當年的職位很相似。他看漲糖價的幅度如此之低,實在是讓李欣有些想不通。
從馬天明辦公室出來後,李欣心頭的疑問不但沒有打消,反而更加深了。
到下午收盤的時候,蔗糖期貨月份的主力合約上漲了元,收盤價是00元。
李欣之所以沒有關注目前成交量最大的月份的合約,而是把目光投在了月份的合約上,關鍵的原因是他這波入市做多平倉的時間點是放在八、九月份,那時候正是榨季末期,又是中秋、國慶用糖高峰期。如果看漲糖價,漲幅最大的合約應該是在月份的合約上。
現在讓他糾結的是行情的走勢完符合自己的判斷,可是在沒有拿到最確切的資料之前,他一直猶豫著不敢實施買入開倉的操作。不然的話現在資金已經落實到位了,要買入預計的倉位就只是敲敲電腦鍵盤的事情。
李欣入金000萬元的事情,做結算的員工第一時間就向袁傑做了彙報。如此鉅額的資金進出,即使對一家期貨公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