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斜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五十四章 只欠東風,操盤手札記,窗外斜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可是現在李欣一走,資金又被集團收回,一切就雞飛蛋打了。
本來奚晶是要直接回自己辦公室去操作出金和轉賬這些事情的,但是路過會議室門口的時候,他看見黎文、楊雪松和張雲芳還坐在裡邊,他在門口遲疑了一下,最後還是走了進去,他垂頭喪氣地對屋裡的幾個人說:“散了吧。”
黎文驚訝地問:“散了?什麼意思啊?”
“我估計以後這期貨是做不成了。”
“到底出什麼事了?你說話怎麼說半句留半句的,你直接講出來好不好?”黎文著急地問道。
“苟總讓我馬上從公司的期貨賬戶上轉1,700萬元到集團賬戶上去,這樣一來咱們公司期貨賬戶上就只剩190萬元了,這點資金還怎麼做?”
張雲芳恍然大悟地說:“難怪他今天不來參加早會。”
楊雪松看了一眼黎文說:“看來你們這塊新業務是黃了。怎麼會這樣呢?這變化也太快了吧。”
這個訊息對黎文的衝擊最大,他呆若木雞地想了幾秒鐘,然後才回答楊雪松說:“哼,這還用說嗎?肯定是有人在背後使壞了唄。”
他星期一下午聽到李欣辭職的訊息時,心裡還一陣暗喜。自從李欣進入龍盛貿易公司以後,黎文心頭就有一種無形的壓力。他把李欣視為最大的競爭對手,時刻警惕和防範著李欣會對自己這個部門經理形成威脅。
他對李欣的態度跟苟峰對李欣的態度有一比,他也在利用李欣為部門賺取最大利益和防範李欣取代自己這兩者間尋求微妙的平衡。但是他的手腕和能調動的資源沒辦法跟苟峰相比,所以他這種心思沒過多久就被李欣識破了。李欣幾次在公司的業務分析會和早會上直言他這個部門經理不稱職,直接對他發起了挑戰。
當他意識到自己無法掌控李欣、無法尋求那種平衡的時候,他唯一的希望就是把李欣擠走。但是他這樣的願望依然很難實現,這讓他的壓力越來越大,越來越焦慮。要不是苟峰這個後臺極力挺他,他恐怕早就撐不下去了。就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李欣突然辭職了,這對他來說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好訊息。
李欣辭職以後的這三天,黎文已經在心裡做好了一個長遠的規劃,他自信經過這兩年多的鍛鍊,自己耳濡目染地也學到了很多期貨方面的投資技巧。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只要自己努力,在苟峰的支援下,就算自己不能像李欣那樣替公司賺幾百萬元,只要自己能維持期貨賬戶盈利,把交易量做上去,自己得到的額外收入也是相當可觀的。
所以即使他已經意識到李欣辭職以後自己肩上的擔子無比沉重,但他還是充滿了信心,甚至有一種躊躇滿志的感覺。
可就在他覺得自己接下來可以大幹一場的時候,集團把絕大部分資金抽走了,現在賬戶上只剩下了190萬元,這一點資金還能幹什麼事呢?
這樣的心理落差實在是太大了,幾分鐘之前他眼前還是一片希望的光芒,可是現在他突然間發覺自己就像是從山巔掉進了一個無底洞裡。他眼前一陣發黑,甚至感覺自己無力從椅子上站起來。
跟黎文這種狀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坐在對面的張雲芳立刻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她用一種很奇怪的語氣說:“那就散了吧,沒指望了!”她一邊說著一邊頭也不回地走出了會議室。
張雲芳說這話是帶有一股怨氣的。首先她恨苟峰和黎文這些人做事太不地道,把好端端的一個部門搞得四分五裂。之前是許東被迫辭職,現在李欣也拂袖而去,原來四五個人、欣欣向榮的部門現在只剩下了她和黎文兩個人,辦公室裡冷冷清清的毫無生氣。李欣辭職以後,張雲芳就本能地覺得這個部門已經沒什麼指望了,就算集團沒把這1,700萬元的資金收回去,接下來在苟峰和黎文等人的操作下虧損的機率還是遠遠大於賺錢的機率。現在居然連資金都僅剩190萬元,這不是雪上加霜是什麼?哪裡還看得到一點希望。她現在已經開始為自己的前途擔憂了。
其次,李欣辭職之前是拿到了他自己該得的提成款的,苟峰和黎文就更不用說了,他們早就拿到了這筆錢。而且據她觀察,星期一李欣在公司大會上把這件事情捅破之後,奚晶和楊雪松這兩個人對此既沒有驚訝也沒有憤慨,這說明這兩個人也拿到了該得的提成。也就是說在發展研究部裡自己是唯一沒有拿到期貨利潤提成的人,在期貨小組裡自己同樣是唯一沒有拿到期貨利潤提成的人。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三天了,可是苟峰和黎文卻對自己沒有任何表示。這讓她非常憤怒。想當初許東因為拿不到應得的業務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