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斜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四章 低頭,操盤手札記,窗外斜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現在做銷售可比在糖業公司的時候要輕鬆多了,根本不用出差到省外跑,省內外的客戶都擠在門前要貨,帶客戶到倉庫裡看貨、提貨就是常態了。

最辛苦的,也不過就是去廠裡進貨的時候要跟車下去來回跑一趟。這對原來早已習慣了全國各地到處跑的高輝來說,簡直是太輕鬆了。

這還不算,工資待遇也比在糖業公司的時候要好得多,想想當初糖業公司資不抵債的時候,自己為找工作四處奔波的情景,彷彿就像是昨天一樣。

還好自己當初緩了一步,沒有辭職去別的公司,不然的話,就錯過了眼前的好機會了。

和黃洪亮等人不一樣,看著節節攀升的銅價,剛從冶煉廠視察回來的劉中舟心裡卻在思考另外一件事情。

現在,已經按預想控股了兩大礦山的南方集團,主要矛盾已經從原料緊缺轉變成了產能不足。

冶煉廠的產能就是再擴大一倍,原料供應也完全沒有問題,那樣的話,集團的利潤就能成倍增長。

可是這個問題想想容易,實施起來就難了,其難度與之前收購礦山解決原料供應問題的難度相比,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要在原廠基礎上擴建,幾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另建一個廠,那麼選址、環保、裝置、技術升級等等問題,沒有兩三年的時間和十幾個億的資金投入是根本不可能見效益的。

別說現在這個想法還僅僅只是出現在他腦海裡,離具體實施尚有很大的距離,就算是此時馬上能拍板動工建廠,也還有一個大問題在他心裡懸著,讓他看不清現在投資建廠擴大產能到底能不能賺錢。

讓他擔憂的那個問題是:現在銅價一路上漲,可是誰能說得清楚兩三年後的銅價會是怎樣的情況?現在銅價已經漲了兩三年了,此時建廠的成本早已不是十幾二十年前建一個冶煉廠的概念了。

要是此時投資十幾個億新建一個冶煉廠,兩三年後的銅價不是在目前每噸三萬元左右的基礎上繼續上漲,而是跌回到幾年前的每噸一萬多元的水平,那新建這個廠就會面臨著連本都收不回來的境地。

劉中舟漸漸意識到,能不能看清未來幾年銅價的走勢,是關乎南方集團能否順利發展的大問題。

即使不考慮投資擴大產能,能對銅價的走勢有一個較為清醒的認識,對目前集團的生產和銷售也是有極強的前瞻意義的。

他最近總是有一種隱隱約約的擔憂,現在銅價的上漲已經突破了歷史高點,後面還會不會繼續上漲?還會漲多少?大家心裡都沒有底。

目前這種情況,包括南方集團這樣的生產企業在內,大家都像是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推著往前跑,跟著市場上的價格走。

可這樣的價格走勢什麼時候會終結,連自己這個業內的資深人士看了都一臉茫然,市場上跟風的人估計就更是說不清楚了。

這種擔憂一直縈繞在他心裡,揮之不去,不知道哪天會出現預想不到的情景。

這就好比是開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一樣,只要能看清路況,何時到達終點只是時間問題。

可要是行駛過程中突然闖進一團迷霧裡,那可就危險了,此時無論你是繼續行駛還是停車,都面臨著衝出公路或者被別的車輛撞擊的危險。

關於將來銅價走勢的問題,劉中舟也和副董事長薛晨志、銷售公司總經理黃洪亮等集團的高管探討過。

可對這個問題,即便是在冶煉廠當了這麼多年廠長的薛晨志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黃洪亮就更是答非所問了:“董事長,操心幾年以後的事情幹啥?現在就是按您的安排,薛副總能生產多少,我就加緊銷售多少,趁著價格上漲,抓緊機會賺錢最重要了,呵呵。”

對這個問題百思不得其解的劉中舟一想也對,黃洪亮說的也是實情,既然看不清楚,那就走一步看一步吧,先顧好眼前再說。

這天,滿腹心事的劉中舟在樓道里碰見李欣迎面走過來,他一時想不起這個年輕人的名字,直到李欣走近,對他點頭打招呼時,他才猛然間記起他的名字,說:“那個……李欣,最近情況怎麼樣?”

李欣讓他這麼沒頭沒腦地一問,搞不清楚他指的是啥,不知如何作答,遲疑了一下,說:“還好吧,上面安排下來的工作一直都在進行著。”

劉中舟問道:“銅的相關情況你熟悉得怎麼樣了?”

李欣撓撓頭,說:“這工作倒是一直在做,可還是有很多搞不明白的地方。”

劉中舟吩咐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小公主靠選秀綜藝出圈

慕綿

大軍閥

幽雨

唐朝大齡剩女

羽外化仙

[周九良]摯愛

左岸不吃梨花的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