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斜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七章 應對之策(3),操盤手札記,窗外斜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中舟說:“你我都認可現在的銅價是高處不勝寒,對吧?而且下半年面臨著大幅下跌的危險,既然如此,咱們何不趁現在的價格高,把下半年的產量提前賣掉,這樣不就抓住利潤了嗎?”
薛晨志一臉疑惑地說:“沒生產出來的東西怎麼賣啊?”
劉中舟說:“在期貨市場上賣啊,到時候拿產品去交割就可以了。”
薛晨志一聽劉中舟要在別的市場上賣貨,心裡咯噔了一下,一種不祥之感從腦海裡飄過。他從來沒有接觸過期貨這東西,就問:“這樣行不行啊?”
薛晨志對在期貨市場上賣產品這個事情沒有什麼概念,不知道里面的玄機,所以不敢輕易表態。
他只知道,要是照劉中舟說的那樣,下半年生產出來的產品全都拿到期貨市場上去賣的話,那對他自己那一畝三分地裡的收成影響可太大了,這幾乎相當於全部把自己手裡的銷售權繳了械。
這樣一來,自己手裡最大的財路可就被斷了,每個月只靠那點死工資,這冶煉廠廠長還有什麼幹頭?
他在心裡暗自猜想:這劉中舟說得好聽,表面上是趁價格高賣貨保利潤,沒準兒他是想靠這一招來架空自己,把冶煉廠的銷售大權收回在他自己的手裡。
薛晨志自己心裡也有數,冶煉廠每年產那麼多銅,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銷售權在他自己手裡,以什麼樣的價格賣給誰,都是他說了算。
再加上這兩三年銅價飛漲,自己私底下靠這個權利可是得到了豐厚的回報。這一點估計明眼人心裡都清楚,只是不說而已。
這麼大的一塊蛋糕,自己都把它當成是寶貝一樣,輕易不肯鬆手讓別人來染指,可想而知覬覦的人自然也不會少。
別人覬覦這塊蛋糕薛晨志可以不當一回事,以他副董事長的身份,誰也奈何不了他,只能看著乾瞪眼。
可是如果劉中舟也垂涎這塊蛋糕的話,那就另當別論了,劉中舟是董事長,薛晨志還沒有能力和他抗衡。
薛晨志心裡暗自罵道:你劉中舟是董事長,集團下屬那麼多產業,哪一塊你沒有染指過?每個地方你隨便扒拉一點,彙集起來的好處都比任何人的多,你還不知足?還要來奪我的飯碗,這TMD也太不仁義了!
劉中舟一門心思地在和薛晨志討論自己的想法,他哪裡知道薛晨志心裡此時有那麼多彎彎繞。
他聽了薛晨志的話,仔細想了想,肯定地說:“這種操作肯定是沒有問題的,只不過這還只是我的初步想法,到底要不要這麼做,我們倆先溝通一下,統一意見後,找合適的機會再拿到集團的經營分析會議上供大家討論決定。”
表面上不動神色,暗地裡卻為自己利益盤算著的薛晨志聽到這裡,心裡稍微鬆了一口氣:看來劉中舟也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也不敢獨斷,只要他把這事拿到集團高層會議上去討論,薛晨志就覺得還有翻盤的可能。
這事明擺著,劉中舟此舉要是得逞的話,他侵佔的可就不只是自己在冶煉廠的利益了,其他很多人的財路也都被他斷了。
別的不說,銷售公司的黃洪亮就是其中之一。
薛晨志心裡很清楚,同樣作為集團高管的黃洪亮,也一樣因為手裡的權利獲得了很大的利益。
劉中舟這麼幹,對黃洪亮的威脅比對自己的威脅還大。因為就算劉中舟得逞了,把自己的銷售權剝奪了,自己手裡還有冶煉廠,原料採購和生產這兩大塊業務劉中舟不可能也拿了去吧?
薛晨志心裡有數,這兩塊業務劉中舟拿去了也玩不轉,由此帶來的後果就是動搖了集團最核心的命脈,短期內劉中舟是肯定沒有膽量這麼幹的。
可是對黃洪亮來說可就不一樣了,劉中舟把產品拿到期貨市場上去賣,就等於是判了黃洪亮的死刑,斷了貨源,黃洪亮的銷售公司還有什麼存在的必要呢?
黃洪亮肯定不會同意劉中舟這麼幹的,還有其他那些既得利益受損的人也一樣,心裡肯定也反對劉中舟的意見。
到時候會上眾人都反對的話,劉中舟估計也不敢犯眾怒。
想到這,薛晨志說:“是啊,這麼大的事,以前又從來沒有幹過,到底有什麼風險誰也不清楚,還是得想清楚了,看看大家的意見再說。”
劉中舟剛才只顧說自己的想法,沒太注意薛晨志的神情,現在回過頭來一想,薛晨志剛才面沉似水,說得少,想得多,一副老謀深算的樣子,估計心裡是有很多想法的,可他不說出來,自己又不是他肚子裡的蟲子,哪裡猜得透他是什麼心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