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落凡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九章 不合格!,古武拳術之逆轉人生,降落凡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極拳,可以說是享譽全球的一種古武拳術,名頭之大可以說是達到了家喻戶曉的地步。提起太極拳大部分人都會聯想到一部老電影名叫‘太極張三丰’,主角李連杰,完美的演繹了太極拳的那份意境。
當然,電影的演繹對普通人而言會有一定程度的誇張成分,可實際上,真正的太極拳其威力要比電影還要誇張十倍甚至百倍不止。
剛柔並濟,借力打力,柔時行雲流水,剛時雷霆萬鈞,太極拳講究的就是以柔克剛,萬法自然,看似軟手軟腳,一招一式都緩慢至極,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
可實際上但凡跟真正的太極拳宗師交過手的人都清楚,太極拳那獨特的律動與意境,會將你的攻勢同化融合,從而被其牽制,通常會將你打出去的力道反制回去,又或者將你的力道卸盡,令你無從著力,然後再對你展開凌厲的反擊。
傳統太極拳門派眾多,常見的太極拳流派有陳式、楊式、武式、吳式、孫式、和式等派別,各派既有傳承關係,相互借鑑,也各有自己的特點,呈百花齊放之態。由於太極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種,流派眾多,群眾基礎廣泛,因此是古武拳術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
而太極拳的創始者,現如今流傳著兩個版本,一個是元末明初,武當道人張三丰開中國“內家拳”之先河。其後發展出“太極十三勢”,為太極拳的原型,後發展成為武當太極拳。
另一個版本,是說太極拳創自陳王廷。此種說法出自顧留馨、唐豪先生對太極拳的考證和《太極拳研究》。他們考陳王廷創太極拳依據有兩點:一是有陳氏後人所撰有祖先的打油詩《悶來時造拳》五字。二是有陳王廷留有一篇《拳經總歌》。
據考這篇陳氏《拳經總歌》並非陳氏所獨有。山西洪洞通背拳《拳經總論》除幾個別字外,其它內容完全相同,從而出現陳王廷才是太極拳創拳者的說法,當然不管是哪個版本,太極拳作為最早的內家古武拳術之一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現如今的太極拳實在是有點不堪入目,那些只練了一年半載的初學者個個都稱自己為宗師大師,網路上更是做足了噱頭,把自己捧的高高的,一跟人交手就直接漏了底,輸了以後甚至還恬不知恥的找藉口,找理由,可以說是不要臉到極限。
這也導致洋人視古武拳術為花架子,好看的舞蹈,古武拳術的名聲正是毀在這些欺世盜名的偽君子手上,而太極拳更是被推上風尖浪口。
因為當初那位自稱太極宗師的雷姓拳師,慘敗在一名業餘MMA拳手韓小兵手上,導致古武拳術在全世界的聲望一落千丈,太極拳更是被人戲稱為老人拳,娘娘拳,各種不堪入耳的新名詞湧現而出,古武拳術更是被稱之為古舞騙術,解釋起來就是一種專門騙人的舞蹈而已。
不過,由於近幾年地上最強的強勢開展,也令古武拳術的名聲有那麼一點回暖,從地上最強的比賽中湧現出了一大批有能之士,令洋人對古武拳術的看法,重新回到正視的眼光。
言歸正傳,此時在姚飛面前的楊旭,可不是電視上網路上到處宣傳的假貨,光從剛剛那小露一手可以看出,楊旭在太極拳的造詣上絕對令人刮目相看,起碼姚飛是將其視為勁敵般的存在。
當二人擺開架勢之後,姚飛搶先一步出手,幾乎是一眨眼的功夫便衝過十數米的距離,出現在青年面前,速度之快令人歎為觀止。
在姚飛近身之後,只見他甩腿如鞭,右腿橫掃楊旭的脖頸,這一腳來勢迅猛無匹,速度更是快如閃電,而楊旭倒也沉穩,不慌不忙抬起右手截下姚飛這一腿,隨即右手順勢一帶,不但將姚飛這一腳卸開一邊,同時還令他失了身形。
不過,姚飛又豈是那麼好打發的,當右腳被卸開身形盡失之時,腰身一轉,一記漂亮的轉身迴旋踢再次朝著楊旭的頭顱踢去。
楊旭雙目一利瞅準來勢,小退半步雙手貼住姚飛的腳踝,用同樣的手法將姚飛這一腳卸開,同時拉近與姚飛之間的距離,右拳甩出一記鞭錘,正中姚飛面頰,下一秒鐘,又是三記快拳,連轟姚飛的面門與胸膛,將姚飛轟退了七八步,二人距離再次拉開。
這就是太極拳意境的最好表現了,反守為攻,連消帶打,在古武拳術中太極拳也是防禦力最強的一種拳術,因為你的攻擊往往都會被他卸開一邊,力道打空很不自在,導致全身都是破綻,最後再遭到對方的反擊,實在是防不勝防。
此時的姚飛便陷入這樣的困境之中,幾次強攻都被楊旭化解,下一秒鐘便遭到凌厲的反擊,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姚飛越打越興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