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
塵小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5部分,阿sir,噓,不許動,塵小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口價,對方肯不肯割愛。”
湯燕聲微微蹙了蹙眉。
時年明白,這也是商人的規矩,不能隨意洩露買家的身份,否則人家若是因此而受到打擾,那就是店家的不敬了。
時年垂眸微笑:“我知道這樣問是壞了規矩,可是大姐一向講緣。既然是我先看見那幅字,先起了眼緣,那若這麼失去了,怎樣都覺得遺憾。大姐比我更明白,人這一生雖然有許多事、許多人不得不失去,可是卻有些事有些人,不該那麼輕易便任憑因緣錯過了,應該盡力去找回來的。”
湯燕聲便又望了時年一眼。
然後才垂下頭去喝茶:“或許你說得對,那幅字是當真與你有緣。所以就算你自己是錯過了,卻還是有你身邊的人替你收回去了。那物件兒你現在雖然眼睛還看不見,卻其實就在你身旁近處。”
湯燕聲的話說得頗有禪意,時年微微挑眉,卻也聽懂了。
心下也是悄然的一跳:“大姐的意思莫非是那幅字被皇甫華章買走了?”
湯燕聲放下茶杯:“不是買,是我送給他。”她說著幽幽抬眸:“這世上還有機會心動,未嘗不是一件幸事。更何況是皇甫這樣心如古井度年的人。”
時年便笑了:“可惜先生沒對我說起,那幅字也不是送給我的。”
“可是他買那幅字卻也都是因你一念而起。”湯燕聲輕輕笑笑:“若沒有你,他看都不會看那幅字一眼。他與那幅字的緣,都是應在你身上。”
時年垂眸看茶葉在水中伸展腰身:“大姐對先生頗有迴護之意。”
湯燕聲倒也淡然:“同生共死過的人,自然會有這樣的情分。就像戰場上同一個戰壕倖存下來的戰友。”
時年歪頭看回那面牆:“倒是想起一件事。原本沒曾聯絡在一起過,現在忽然靈犀一動。”
“哦?”湯燕聲靜待下文。
時年淺淺而笑:“這次孟初雁的案子,我也去新加坡採訪。見到過一串風鈴,紫銅的,想起外祖教過那叫鐵馬,若是在佛教裡更有深奧的寓意。於是方才這一刻也不知怎的,就想起那個著名的典故,問風動、幡動,還是心動。實則無論風與幡,高僧聽見的都只是簷角下的銅鈴在動罷了。”
古時簷下風鈴,首先是為了測風。風若起,尚未入人耳,風鈴卻會先作聲,用以提醒。所以無論是風動還是幡動,用以判斷的工具都只是簷下風鈴罷了。
時年恬淡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