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漢城奧運會
永不掛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2章 漢城奧運會,拳王:從一九八三開始,永不掛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全國錦標賽後,國家集訓隊再次解散。 送別師父和兄弟們,爾東李世勇隨國家拳擊隊奧運團隊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針對性封閉訓練。 封閉訓練,就字面上的意思。 這下好了,不能回家不能回校不能外出,吃住全在體委,爾東微弱的抗議了一下自然毫無效果,只能變著法兒的在訓練中偷偷懶了,但是三對一人盯人的訓練模式,很難得逞…… 時間在中高強度訓練中一天天過去,距離漢城奧運會開幕越來越近。 國家拳擊隊奧運團隊由九人組成,金在石任總教練,鄭世恩任領隊,李維山齊勇趙長安擔任助理教練,隨隊醫生還是何大夫,此外加了一個專門調配來的高麗語翻譯。 七人圍繞著李世勇和爾東,認真準備賽前的各項工作,簡潔而高效。 八月六日上午,中國奧運拳擊代表隊全體成員乘火車抵達京城,當天下午就參加了在國家體委舉行的出征奧運誓師大會。 這是繼一九八四年洛杉磯奧運會後,中國代表團的再次出征,三百多名運動員近二百多名教練員工作人員齊聚一堂,國旗飄揚國歌嘹亮,所有的人激情澎湃,滿懷必勝的信念。 人群中,爾東李世勇對視一眼,都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振奮和撲面而來的巨大壓力。 各類各級的錦標賽,更多的是看重運動員技戰術能力和狀態,奧運會則不同,這是一個巨大的面向全球的公開的舞臺,更高更快更強的口號背後,蘊含著國家民族精神力量和各種實力的比拼,內中的含義大家早就心照不宣,絕不可能不涉及國家和政治,如果真的以團結和平為主了,上一屆蘇聯和東歐那些國家早就參加了,八零年莫斯科奧運會也會成為中國代表團的首戰。 競技場上,只有弱者,才會無奈的揮舞健康快樂的旗幟,而強者之間的對話,絕無溫良恭儉讓可言! 開幕式很好看,主題曲《手拉手》註定成為傳世經典,但是很遺憾,國家拳擊隊在開幕式後的第三天才啟程奔赴漢城。 早上九點從首都機場起飛,大約三個小時後,國航波音客機抵達漢城金浦機場。南高麗方面的幾個工作人員和志願者早已在機場出口等候,拳擊隊一行直接乘坐大巴趕往奧運村。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正是號稱“亞洲四小龍”之一的南高麗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經過半島戰爭,南高麗已經徹底成為美國人的冷戰前沿,自然而然也和日本一樣,承接了歐美轉移過來的二三線產業,在這點上,全面倒向蘇聯的北高麗也差不多,經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復,甚至比鄰居北方大國的情況還要好一些。 此時北高麗已經是強弩之末,蹭吃蹭喝的好日子快要結束了。小日子……過得不錯的日本則如烈火烹油鮮花著錦,財大氣盛的甚至宣稱要買下美利堅,渾不知已是最後的晚餐將至。 而南高麗正在爬坡的最後階段,整個國家的工業化積累已經基本完成,創造了所謂的“漢江奇蹟”。 雖然是國家支援下的的財閥經濟,但不可否認的是,南高麗人民的生活水平在逐漸提高,已經超過了北方同族。 行駛在通向漢城奧林匹克公園的高速公路上,爾東感受到,整個漢城猶如一個巨大的工地,這個國家,正在借奧運會的時機進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 中國奧運代表團的駐地是臨近奧林匹克公園的運動員村,那裡有一大片公寓式的建築,充分展示了南高麗百萬勞工大軍奔赴海灣石油國為國賺外匯的工程技術積累。外表雖然平平無奇,裡面的設施配置也還可以。 爾東知道,此時的京城亞運村也正在建設中,亞運村和漢城奧運村採用的模式,是這十年來的國際大型運動會的標準模板,運動員村的建設當然不是一次性的,為了獲得最大利益和促進迴圈經濟,在盛會之後,這些公寓將對外進行出售。 運動員村就在新建的奧林匹克公園旁邊,環境自然是一流的,國家拳擊隊一行抵達後,無暇欣賞異國風情,立即開始著手準備後天的比賽。 奧運會拳擊比賽賽制和錦標賽有很大不同,採用的是單敗淘汰制,同級別比賽的對手都透過抽籤決定。 今天晚上七點,將進行正式比賽前的抽籤環節,時間安排方面,還是稍稍有些緊張。 爾東覺得抽籤決定對手這種方式,只是面上的公平,運氣好的話,二流選手搞不好也能混塊獎牌。 但是奧運拳擊比賽就是如此,為了這種相對意義上的公平公正,甚至不設種子選手,這就意味著以往的戰績優劣不會給選手帶來任何助力或者困擾。 省事的一點是,拳手只要打進半決賽,兩個爭奪決賽權失敗的運動員就不用再打了,直接並列第三名獲得銅牌。 根據各國代表隊報名表來看,爾東和李世勇要想取得金牌,需要至少五場比賽,九天內打完。 稱重環節和國內賽事略有不同,在比賽第一天上午進行,從稱重到比賽開始只有不到三個小時,所有的參賽運動員同時進行體檢和稱重。但是在後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