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右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部分,帝國玩具,左思右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突發情況。而現在他不過是要做一個測試,當然不需要考慮那麼多的特殊情況。

所以只要能讓這枚航彈在無風的晴朗條件下,按照理想的資料進行操作就行了。至於說如果沒有達到引導頭需要的操作效果,那就再發出一次操作指令。

如果引導頭要求彈體向右偏移10度,結果彈體只向右偏移了3度,那就再發出一條偏移7度的命令。這一次可能又偏移了5度,那就再發出偏移2度的命令。

導引律不足,咱就引導頭補嘛。反正是個試驗彈,也不用太在意這些細節。

東北冬天的風吹起來像刀子一樣,胡文海愣是蹲在跑道旁邊守著麥金塔電腦敲了一個多小時,這才將引導頭和彈體的控制系統連線起來。

這還不算完,隨著他一聲令下,白石開啟了手裡鐳射目標指示器的電源,一道1。06微米近紅外短波光束在人類肉眼不可見的情況下,指向了跑道盡頭遠處的一道圍牆。

緊接著,不見胡文海有任何動作,已經裝好引導頭的航彈尾翼竟然自己就唰的一聲擺動了一個角度!

隨著胡文海的一聲聲命令,白石操作著鐳射目標指示器,將那道不可見的鐳射不斷的在圍牆上移動。

而這顆航彈的彈體,也在隨著這道鐳射彷彿牽線木偶一樣,擺動著自己的尾翼。

“嚯,好傢伙,真的動了!”郝明山自問也不是沒見過世面的人,做了一輩子的老軍工,可從來沒見過這麼神奇的技術!

“這東西,難道能看懂人的指示不成?那不成精了?”

“哈哈哈,白泉頤你老小子也有露怯的時候?這叫鐳射制導,國外的高科技!”胡世武聞言哈哈大笑,可是逮到一個機會,可以嘲笑自己這個老夥計。

“戚——”白泉頤撇撇嘴,酸酸的唸叨了一句:“德行!”

哎,白泉頤挪了挪腳步,離開胡世武遠了點,不跟這老梆子一般見識——不就有一個天才孫子麼,有啥了不起,回去我也讓我兒子再生一個去!聽說,現在部隊上有個什麼實驗,正在發生二胎的指標……

胡世武的囂張並沒有磨滅這群老頭的性質,他們一致圍在胡文海和航彈的周圍,嘖嘖稱奇的看著彷彿魔術一般的場景。作為一群老軍工,他們也漸漸的品出了這項技術背後的不尋常。

想想看,當年抗美援朝美國飛機扔炸彈,把整個山頭削下去幾米,可我們的戰士還能頑強生存繼續戰鬥。

可如果有了這種武器,人家把炸彈直接扔到志願軍的坑道里,這仗還怎麼打。

咦,等等,好像現在就有一個志願軍的徒弟在和我們打仗嘛。這群老人的思緒頓時飄到了祖國的南疆,那邊可有群不知死活的安南小霸呢。

第八十一章實驗

按理說一件武器系統的開發是非常複雜的事情,美國人研究鐳射制導炸彈,起碼花了十年時間。

從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中期,後來又經過了三代改良,這才在海灣戰爭中大放異彩。

然而胡文海搞的這套鐳射制導又花了多久呢?滿打滿算,恐怕不過一個星期而已吧。

這很奇怪嗎?其實並不。胡文海這種搞法,在未來幾十年的中**工界,應該說是一種普遍現象。

那就是以工業品質代替軍工品質,沒有基礎就使用成熟的商業方案,沒有軍品就用民品,沒有軍品生產線就用民用生產線,沒有錢……

哦,沒有錢那就沒有辦法了。

目前這套紅外製導套件,所有元件都是從美國進口,而整合方案和軟體也利用了後世工控機的思路和演算法。不光是胡文海,如果時間向後二十年,抓個生產鐳射測距儀的廠家,換個軟體就能爆鐳射制導武器海。

不過當然,放到八十年代的中國,這就是不折不扣的高科技了。

整個鐳射引導頭的測試進行了兩天時間,胡文海初步最佳化了航彈制導的導引律,導引頭的陀螺儀運作也很正常,可以說陸地除錯已經只欠東風。

“胡總,咱們真要把這顆航彈扔下來啊?”白石有些惋惜的看著這兩天工作的成果,為了將整套導引頭塞進這枚航彈的彈體裡,他可是花了不少心思。

就好像看到自己親手擺的多米諾骨牌似的,想到馬上要推。倒了,還真有點捨不得。

“這裡面有一塊ccd,兩塊微控制器,還有模數轉換器……”白石撮著牙花子,搖頭道:“成本少說上千塊啊,部隊能用得起?”

“千把來塊錢而已,不說它的戰術價值,單說它能替代的常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美人應如是

連城雪

反派自救指南[賽博]

舟晚渡

料理女王

笑傲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