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2章 桃花扇下映,惡魔經紀人:影后,晚上見,寶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奧斯卡最佳影片”下來。

……

提名是1月20號公佈,真正的頒獎禮則會在2月16日。還隔著二十多的時間呢,國內對今年柏林電影節感興趣的人變多了,以前這些電影節不是沒有提名過華語演員和電影,不過對大部分觀眾來被提名的作品都很眾。

《桃花扇》就不同了。

它有38億的票房,這是多大的觀眾基礎呀?

看過《桃花扇》的人不少,今年對柏林電影節的關注就多了,電視臺想搞同步轉播,影片站也想直播一下——《桃花扇》獲得七項重量級提名,總不會一個獎都不拿?看華語電影在國際獎項上大殺四方,想來也挺戳中觀眾的爽感。

最有份量的,無疑是最佳影片和最佳男女演員。

安妮的人氣自然不用,高駿因為《桃花扇》熱映,也風頭正勁呢。

華國觀眾想要安妮在柏林封后,更想《桃花扇》能一口氣拿下這三個最有份量的獎項。他們的熱情,就反應在了《桃花扇》的票房上,電影上映了45,才全國下映。

“總票房42億華幣,6。17億美元。”

坐在這間辦公室的,是電影的製片方和發行方,這個數字他們早就知道了,但這樣被段宏萬出來,大部分人還是心中顫動。

製片方和發行方坐在一起,當然是為了大秤分金。

“其實還可以再堅持幾……”

明珠聯合的負責人忽然冒出一句,他身邊華影星美的也忍不住點頭。《桃花扇》最後的票房並沒有榨取乾淨,安妮有過華語票房6。7億美元的《黑寡婦》,再出來一部破記錄的《桃花扇》也並不奇怪啊!

靠拖時間破記錄,吃相是難看點,卻也是電影圈經常會幹的事兒。

連段宏萬,都是做了很久的心理鬥爭,才放棄“破記錄”的念頭。

“馬上就是春節檔了,總要為其他電影讓讓路的,勝者也不戀戰,大家把賺到手的錢分一分,都過個好年……”

涉及到票房分賬,各種計算很複雜,幸好前期早就談好了合同——院線倒是想拖時間,奈何《桃花扇》很特殊,不僅是宏萬集團自產自銷的產物,還涉及到了星倫在裡面的投資。

沈銘可不是好對付的人。

別看沈總從頭到尾沒話,看似將決策權交給了段宏萬,但沈總年紀輕輕的,就把星倫的創始人陳振東給取而代之了……沈總很不好對付,沈總還掌握著眼下華語影視圈最賺錢的搖錢樹。

能把文藝片賣到42億票房,這個鍋,瞿逸飛和其他主創加起來也扛不住啊。有一大半的票房起碼是安妮扛起來的,這個一大半是多少,院線們都有自己的考量。

宏萬集團的錢可以拖一拖,星倫的錢卻不能拖。

星倫還投了25%的錢,收回投資,還能賺2億多。

沈銘還沒自大到不把2億華幣放在眼裡,他在想安妮的分成。起分點是15億華幣,這個標準早就達到了。安妮的分成是總票房的5%,42億華幣的總票房,安妮一個人能拿2億。

如果算上3000萬華幣的基礎片酬,《桃花扇》這部電影裡,安妮的個人收穫足以和星倫的投資回報相當。不同於星倫支付了25%的成本,安妮甚至不用出一分錢。

不管制片方和發行方要怎麼瓜分票房,該安妮拿的部分,是少不了的。

相比起來,給瞿逸飛和高駿等主創的“票房紅包”,就是毛毛雨了。在華語娛樂圈,安妮憑藉《桃花扇》拿到的總片酬已經是價,但和《黑寡婦》的6700萬美元分成比起來,又不算什麼了——錢到了一定多時,真的會變成賬面上的數字,沈銘關心的永遠不是安妮的收入。

他在會議上有點走神,是在想沈華林。

“三年之約”到了,沈華林卻毫無動靜,這不符合沈華林的行事風格。沈銘一面提防,一面也加緊了在暗中的佈置。

雙方都想要一擊必中,就會更加謹慎。

沈銘不想承認和沈家的關係,某種意義上,他和沈華林又是如此的相像!

“沈總?”

段宏萬的聲音叫醒了沈銘。

同樣列席會議的投資人胡軼主動提醒道:

“院線方面,在商討《桃花扇》二次上映的可能性……如果《桃花扇》真的在歐洲電影節斬獲頗豐的話,靠拿獎的噱頭,或許可以打破安妮上一部電影《黑寡婦》在華國的票房記錄。”

沈銘興致缺缺。

二次上映白了就是圈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腹黑少爺別惹我

檸橙七

開局陰陽聖體,從雜役開始無敵

蘇牧牧

從遊戲開始重回真男人

愷愷白衣

第十一根肋骨

字名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