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1章 第一站,柏林,惡魔經紀人:影后,晚上見,寶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神就會垂青。但稍微有點人脈的,都有會領路人“推薦”,像《桃花扇》是瞿逸飛導演的作品,想要參加柏林電影節就容易許多了。

瞿逸飛早就參加過這些電影節,他還做過柏林電影節的評委呢。

電影人熱衷於參加電影節,不僅是為了獎項,也是為了推廣電影——對《桃花扇》來,推廣華國文化的意義比較大,如果只是尋求影片發行的話,直接找華納或者迪士尼談都行。

眼下《桃花扇》在華國的票房已經是27。5億華幣,換算成美元是4億。

4億美元的華國票房,不管是華納還是迪士尼,都想拿到《桃花扇》的全球發行權。他們不會奢望《桃花扇》取得《黑寡婦》一般的成績,但賺到上億美元的利益,並非是方夜譚?這畢竟是安妮的電影,這畢竟是一個好萊塢式的故事!

《桃花扇》不是沒人養的可憐孩子,和那些獨立電影比起來,華語電影圈的最高配置都集中在它身上……雖然還沒到柏林電影節公佈競賽單元入圍名單的時間,華國這邊卻的確得到了訊息:《桃花扇》的入圍是毫無懸念的。

“評委們喜歡這部電影。”

這是瞿導的原話。

從金馬獎的提名就能看出來,瞿逸飛在這種事上從來不吹牛逼。他評委們喜歡這部電影,那他本人一定是得到了確切的訊息,《桃花扇》入圍柏林電影節競賽單元提名一事,已經是板上釘釘了!

沈銘也想不到會被拒絕的理由。

《桃花扇》有國際電影節評委們所喜愛的元素,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國際電影節的包容性,讓評委們喜歡能展示民族特質的電影……《桃花扇》根正苗紅,瞿逸飛在歐洲影壇那邊口碑不錯。

而且,《桃花扇》是安妮主演的呀。

雖然電影的其他角色,葉萱、高駿和薛波在電影裡的表現都廣受讚譽,可他們三個人在國際影壇的關注度,加起來也遠遠不如安妮——安妮正當紅!國際電影節也要考慮到關注度,一個沒有人關注的電影節,不過是自娛自樂罷了。

安妮現身柏林,就是關注度啊!

媒體們以及評論界都想看一看,安妮在拍完票房大爆的《黑寡婦》後,選擇拍攝的華語電影是什麼樣的。

……

“1951年,第一屆柏林電影節舉行,因為預算和規模,最初只有20個國家和地區的來賓參加,其濃厚的政治色彩,讓它區別於戛納和威尼斯電影節……直到1956年,終於被fiapf接納,成為國際a類電影節,最終和戛納、威尼斯比肩,並稱為‘歐洲三大電影’。柏林電影節最高獎項為‘金熊獎’,就是我們習慣的最佳電影獎項;針對導演、男主演員、編劇、美工、音樂和攝影等個人的獎項肯定,則是‘銀熊獎’。”

fiapf是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的簡稱。

鄒萍和安妮科普著柏林電影節的常識,歐洲那邊對華語電影的接納度較高,國人對歐洲三大電影節的認可度也不低,國內的演員和導演想要刷逼格,主要就是歐洲三大電影節——當然,比起奧斯卡,柏林、戛納和威尼斯又不如了。

別看奧斯卡對華語電影的排斥,這玩意兒也不會有人給它們具體排名哪個電影節更厲害,但好萊塢作為電影工業的中心,全世界都認可據此衍生出來的“奧斯卡”。

諾貝爾是科學家的最高認可。

奧斯卡是電影姐的最高認可。

這兩句話無從反駁。

安妮不能直接從奧斯卡刷起,她就要把其他電影節都刷遍……她並不知道自己要成為“全民女神”需要做到哪種程度,但把含金量比較高的電影節獎項都刷一遍,總歸是有幫助的。

華國人認可歐洲三大電影節,歐洲人也認可三大電影節,這就足夠啦!

沈銘早在1月初就立下了flag——好,這個flag是瞿導立的,等到1月20號,柏林電影節官方公佈了競賽單元入圍名單,《桃花扇》是真的榜上有名!

“華國電影《桃花扇》,獲得以下提名: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最佳導演,最佳音樂、最佳編劇……”

七個重量級獎項提名,《桃花扇》真是要浪到飛起來啊!

這個提名名單的公佈,在不遺餘力的新聞公關下,倒是瞬間點燃了華國的民眾關注。《桃花扇》本來就是最近熱映的電影,口碑和票房雙爆表,加上安妮遇襲事件,熱度居高不下,現在又獲得了柏林電影節的幾項重量級提名——其他獎項能不能拿到手先不,人們倒是迫切希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腹黑少爺別惹我

檸橙七

開局陰陽聖體,從雜役開始無敵

蘇牧牧

從遊戲開始重回真男人

愷愷白衣

第十一根肋骨

字名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