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不僅觀眾看得懂
寶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6章 不僅觀眾看得懂,惡魔經紀人:影后,晚上見,寶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日票房,預計1.5億美元的總票房,這肯定是華國電影在北美的最高紀錄了!”
“樓上先別把話的太滿,拿到1.5億票房再……我的意思是,票房預測機構給出的預期,哪一次不被安妮打臉?《桃花扇》的北美票房可能不止1.5億,它在華國可是賣了6億呢!”
不可能在北美賣到6億美元的,安妮深知《桃花扇》在華國的成功不可複製,她是自信,不是狂妄自大的盲目。華國電影要想在全球得到更好的認可,還需要很長時間的努力,《桃花扇》也不是受到大部分觀眾青睞的純商業大片——就北美來,安妮是《桃花扇》裡唯一有票房號召力的演員。
一個演員扛票房?
還遠遠不夠呀,起碼得有更多的華國演員走向國際。
安妮關掉了頁,誰都能看得出來安妮今心情不錯,化妝師甚至和她開玩笑:
“我朋友也去看了你的新電影,她告訴我annie演的好棒,我反問她,你在開玩笑嗎,全世界都知道的事好!”
“她喜歡新電影嗎?我是出了在電影裡看見我會覺得熟悉,整個故事呢?”
安妮也喜歡聽聽身邊的聲音,雖然知道她身邊這些為她工作的人,肯定是要恭維她的。沒有人能拒絕好話,有效的交流會讓彼此工作相處的更愉快。
“演員全部是華國的,故事的背景也是在華國,講得也是華國的傳統文化……但故事的核心都能看懂,它是好萊塢式的,有關夢想和守護的故事,我朋友是這樣的。”
哦,那就是真的看過《桃花扇》了。
“你想去看嗎?請允許我送兩張電影票給你,親愛的,你把我化的很漂亮。”
化妝師很高興,這可不是兩張電影票的問題,她能買得起更多的電影票,但這是安妮親手送的,是來自安妮的善意——化妝師覺得安妮是個討人喜歡的女明星,大銀幕上很迷人,和她合作之後你才會發現,她在私底下也不會耍大牌。
和安妮一起工作,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了,全程都很輕鬆。
另一邊,埃迪也在化妝。
埃迪手上拿著的劇本,密密麻麻全是批註,有關“喬納森”的設計和分析,他用了厚厚一個筆記本,隨時都在增添內容。筆記本也能讓他隨時翻閱,幫助他整理自己的思維。
“吉米,你幫我預訂一張電影票好嗎?今晚的。”
助理吉米根本不問是預訂什麼電影票,埃迪這時候能去看哪部電影?首映日後,《桃花扇》的票房2900萬美元,票房並不是特別勁爆,口碑上卻獲得了一致好評。
安妮面對埃迪時會感到壓力,對埃迪·尼克爾森來,安妮也是很大的挑戰。
埃迪和年輕而富有賦的奧斯卡影后合作過,最早是2008年,埃迪在電影裡演個角色,電影裡還有阿曼達和娜塔莉,那個時候阿曼達還沒有憑藉“黑寡婦”的角色大紅大紫,電影的女主角是娜塔莉,後來的第83界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獲得者——好萊塢的學霸女星,觀眾看著長大的女童星,許多人心中的女神娜塔莉。
2008年,娜塔莉27歲,兩年後她29歲拿到了奧斯卡影后。
27歲的娜塔莉,已經有了拿影后的演技,埃迪就是跟著這樣級別的實力派才快速進步的。
但就算是娜塔莉,也是13歲出道,演到29歲才拿影后……安妮算什麼回事兒?她才不滿23歲,埃迪知道對方演戲是體驗派,可安妮是如何體驗到“30歲莫莉”的心境?!
最能讓安妮本色演出的,應該是“18歲莫莉”,受到所有人追捧,輕鬆可以得到一切的,漂亮的啦啦隊長!
埃迪聽到過亞瑟誇獎安妮,潘文華也誇過安妮,評論界和粉絲都誇過安妮,他想親眼去看看《桃花扇》,一個人的演技成長是有跡可循的,他對安妮拿了柏林影后的電影《桃花扇》生出了濃厚的興趣。
……
imdb上,有關《桃花扇》的討論變多了。
劇情是被討論的最少的,《桃花扇》的劇情一點也不深奧燒腦,不需要觀眾一遍遍去找細節才能看懂。看了電影,他們驚歎更多的,是‘崑曲’,這個電影發生的背景,引起了北美觀眾的好奇。
他們對華國的瞭解,是早期的武俠片,是華國餐館裡的‘宮保雞丁’,是到處都有的唐人街。但‘宮保雞丁’為了適應外國人的口味改良過,《桃花扇》裡的崑曲卻是原汁原味的——不是大家不能接受原汁原味的華國傳統文化,連印第安文化都有美國人感興趣呢,任何文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