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當事人全世界最後一個知道
寶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0章 當事人全世界最後一個知道,惡魔經紀人:影后,晚上見,寶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感謝她為大家帶來如此卓越的作品,她就是——annie!”
怎麼會是annie?!
瑪麗昂·賽杜受驚嚇過度,都忘記了此時應該鼓掌了。
還是《危險關係》的導演先回過神,輕輕推了她一下。
“親愛的,我知道你很難過,現在可不是失態的時候,鼓掌!笑得自然點!”
瑪麗昂如提線木偶般,機械鼓掌。
她可能真的是演技還差一點,這個時候竟然無法演出坦然的、由衷喜悅的祝賀笑容……她臉上的表情,任誰來解讀,那也是難以置信,是意外!
annie怎麼會拿獎呢?
她甚至沒有出現在頒獎禮!
但是戛納電影節的評委團,仍然將今年的“最佳女演員”頒給了沒到現場的annie!
難道這個世界上,只有annie才有演技嗎?已經晉升了超a—list,戛納影后對她來就是錦上添花啊——可對自己來,拿到戛納影后,則是事業的大助推器!
瑪麗昂想到這裡,委屈都快從心裡溢位來,她眼睛泛起了紅血絲,蓄積了水光。
why?!
所謂的電影節潛規則,就是要留著安妮這樣的人去打破的麼!
瑪麗昂鼓掌的勁兒越來越大,那是她無處發洩的失望和憤恨……該死的,她甚至精心準備好了獲獎感言,戛納最佳女演員是最有把握的獎項,她還拿到了品牌當季新款和珠寶的贊助,它們也認為她是拿獎的大熱門,才會如此慷慨大方呀。
然而,隨著曾經拿過戛納影后的女演員科尼莉亞·克魯克斯念出“annie”的名字,瑪麗昂·賽杜的所有期待和準備都化為烏有。
“annie”這個名字,在柏林和戛納電影節後,只怕會變成瑪麗昂的心魔。
或許終其一生,她都無法擺脫這兩次的失敗帶給她的打擊……世界本來就不公平的,那些好萊塢黃金時代的美人兒們,不也豔壓了同時代的女星,讓絕大部分人都喘不過氣來?
頒獎嘉賓科尼莉亞也挺意外。
沒想到,安妮沒有到場,戛納的評委們還是將“最佳女演員”頒給了她。
是的,今年的戛納入圍名單一公佈,安妮本來就是拿獎的最大熱門,可她沒有出席戛納電影節,拿獎這件事可能性幾乎就為零了——戛納電影節的評委團又不是找不到“最佳女演員”,像臺下的法國女演員瑪麗昂·賽杜,只怕恨不得飛奔上臺親吻這座獎盃!
但在這種情況下,評委團依舊堅持將獎項頒給了沒到場的安妮。
這是對她多麼的偏愛啊!
哦,又或許,這和戛納電影節主辦方要謀求更大的關注有關……明的新聞,肯定有很多關於本屆戛納電影節不走尋常路的頒獎報道。
什麼打破常規之類的讚美。
到底也是一種奪人眼球的手段。沒辦法,現在的娛樂方式越來越多,電影已經不再是年輕人心目中首選的主流娛樂方式,歐洲三大電影節也不想淪落成沒有人關注的活動,它們只能尋求改變!
科尼莉亞心裡有很多想法,眼下她卻要處理好手裡的“最佳女演員”獎盃:
“所以,這個獎盃我應該頒給誰?這也是我第一次遇到的棘手情況,我想主辦方應該事前和我溝通一下……我們的最佳女演員annie沒有到場的話,有人要幫她領獎嗎?”
全場大笑。
安妮這次是真的沒想到會拿獎。
不要沈銘,連鄒萍都沒到場,經紀人領獎的方式行不通。
《桃花扇》劇組主創彼此對望,安妮的拿獎出乎所有人的預料,特別是在《桃花扇》拿了金棕櫚大獎後,這個“最佳女演員”按照常理應該分派給別的影片……現在誰能代表安妮領獎?
戛納的頒獎禮,葉萱是沒有出席的。
她又沒有獲提名,出席個開幕式就差不多了,蹭紅毯這種事沒什麼興趣。
瞿逸飛不得不站起來。
“我想,為安妮代為領獎這種事,只有讓我這種老年人來做,才不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瞿逸飛上臺一話,全場人笑得更厲害了。可不是麼,《桃花扇》坐在臺下的主創,有男主角高駿,男配角薛波,編劇南明,製片人段宏萬。個個都是自己領域的青年才俊,偏偏安妮的正牌男友沈銘沒來,這個獎還真的只有導演瞿逸飛代領最合適。
瞿逸飛卻沒有馬上從科尼莉亞手裡接過獎盃:
“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