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渡河費
西門七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4章 渡河費,穿成女屠夫後,全村去逃荒,西門七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徐老三擔憂地說:“阿孃,我覺得船伕肯定坐地起價,哎呦,到時候怎麼辦?”
徐家倒不擔心沒錢渡河,可徐家村就不一樣了,家窮,人又多,有些人家真得拿不出渡河費。
到時候,沒可能有錢的過河,沒錢的繞山走,大家一定同進同出。
徐老三偷偷瞄了一眼村長,哎呦,村長頭髮又白了,據說村裡有一筆鉅款,到時候可要動用這筆錢了。
旁邊的曾鵬程摸了摸褲腰帶,還剩1兩子,怎麼辦?平時蹭吃蹭喝就算了,過河費總不能蹭親家的啊。
如果費用低,還能出,要是太高,可出不起。
不行,等會晚點,向妹妹借,她應該還有點私房錢。等落戶後,就立即找活幹,再還給妹妹。
程顧卿搖了搖頭說:“想那麼多也沒辦法,到時候再看,要是不行,俺們做船隻渡河,村裡應該有人懂得撐船吧。”
黃氏搖了搖頭說:“阿孃,村裡沒有漁夫,也沒有船伕,徐家村最大的河就是大壩河,村裡人根本沒撐過船。”
朱氏聽到大姑姐這麼說,焦慮不安,惶恐地問:“莫非俺們又要走山路,繞道而行?”
想想都絕望了,山路,沒完沒了的山路,俺們可不想再走了。
程顧卿斬釘截鐵地說:“不會走山路,時間不等人,走三個月,意味著在山裡過冬,徐家村承受不起。”
隨後安慰大家:“你們別擔心,船到橋頭自然直,明天再看看什麼情況。”
此時村長和七叔公等老頭也煩啊,怎樣渡河的確是大問題。
這次只能給銀錢過河,想繞山路,時間不等人呢。
苦悶地說:“七叔公,咱們只能給錢了,沒辦法囉,不知道如何收費,太貴,徐家村可要大出血了。”
又派家裡的曾孫請程顧卿來議事,村裡資產在她那,得問清楚有多少。
七叔公摸了摸不存在的鬍子,苦笑地說:“之前十幾二十文一個人,咱們付得起,要是上百文一個,哎呦,俺們賺的錢,恐怕要全花到過河處了。”
還想著安家落戶了,買好冬衣,買夠過冬的糧食。
有多的就分下去,給村民建房子。
現在計劃不能實現了,渡河費也要了徐家村的老半資產了。
程顧卿走過來,看到一眾老頭苦著臉,愁眉不展。
勸慰地說:“賺的錢總要花的,不是花在這裡,就花在那裡,等俺們到了目的地,努力賺錢吧。”
村長白了一眼程顧卿,徐家村大多數人不是想賺就能賺到錢,哪像你家,有門好手藝,十里八鄉都能找到就業機會。
再不濟,你和家裡的幾個壯漢去扛麻袋,別人一天賺10文,你家肯定能賺50文。
無精打采地問:“美嬌,村裡有多少錢?”
程顧卿看到這邊沒人敢靠近,低聲說:“粗略一算,起碼有1700兩,村長大伯,放心,俺們有過河費。”
這筆鉅款多虧了曹家,姚家,谷家的貢獻,三家合起來就有1000兩了。
幸好當初有先見之明,做起保鏢業務。
老頭們聽到竟然有那麼多錢,眼睛瞪得老大。
徐老頭驚喜地說:“哎呦,一人分下去也有好幾兩,絕對夠渡河費了。”
徐鬥頭沒那麼興奮,悶聲地說:“俺們可要省著花,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什麼都要買,可要花錢了。”
七叔公點頭贊同,平靜地說:“明天看看是什麼情況,看看能不能講價,最好把價格壓低下來。”
樣樣都要花錢,能省就省,哎,臨到目的地,還搞這一出,讓俺們花錢,老悽慘了。
眾人商量一番,總結出來就是見機行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道聽途說。
老頭們這邊議論,村裡的婦女也議論啊,不過她們無知者快樂,不知道要渡河費這件事。
一個一個暢想著到到吉慶府落戶安家種田,像徐家村那樣的生活。
劉婆子直白地說:“等到了吉慶府,安家了,俺兒還是去做貨郎,沒辦法,家裡人少,種地,恐怕不能餬口。”
劉婆子家4個人,她,兒子,兒媳,孫子。全家就兒子一個壯勞力,種地難啊。
徐大嫂認同地說:“你家的確難,人少,不過你有牛,一頭牛等於3到4個人,也能耕田的。”
旁邊的徐二嫂煩惱地說:“我家小閨女16歲了,之前定親了,可如今人都不知道在哪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