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曾氏夫妻的逃荒經歷
西門七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7章 曾氏夫妻的逃荒經歷,穿成女屠夫後,全村去逃荒,西門七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曾鵬程三兄弟綁著父母上路,根據地主家的提示,需要往南走,哥三人便往南。
由於曾家比徐家村北,要經過徐家村所屬的安南鎮,發現鎮上已人去樓空。曾氏父母還想著找親家一起上路,但兵荒馬亂,安南鎮人心慌慌,能走的全走了。
三兄弟跟著大部隊的災民一起往南走,開始走官道。後來曾鵬程思考了一下,如果光明正大走官道,官府會不會來個甕中捉鱉,直接拉人去當兵呢?
靈機一動,兄弟三人決定走小路。
根據走路的經驗以及能走得通的傳說小路。曾家一直在偏僻小道走,不敢上大路走。
走著走著,也不知道走了多少天,幸好遇見的人少,也沒發生什麼搶劫事件。
加上還有存糧,也能幸運找到水。運氣爆棚,一家人平平安安。
曾家人沒遇到韃子,沒遇到賊人搶劫,也沒遇到官兵捉壯丁,殺良冒功,甚至沒遇到程顧卿一村人的缺水。
一路上他們走走停停,日日夜夜地趕路。
走過紫陽縣,走過江悟縣,甚至平安到達雲州府。以為一切能順利度過。
躲過了人禍,卻躲不開天災。
由於曾鵬程一直堅持走小路,沿著山走,走人煙稀少的地方。
在某天山頭過夜,地龍翻身了,山體斷裂,山石滾動。
第一次地龍翻身失去了父母,第二次地龍翻身,失去了二弟夫妻,三弟,以及曾鵬程的兩個小女兒。
說到這,曾家夫妻淚流滿面,曾大哥握著曾氏的手,自責地說:“都是我,要不是在山裡過夜,家人就不會活活被大石壓死,被泥土淹沒。妹子,阿爹阿孃的屍首,我也找不到。”
至於兩弟弟等人的,也草草埋土了事。
曾氏聽到父母死無葬身之地,被活埋,哭暈過去。
程顧卿急速按人中,曾氏醒來,又繼續哭。兩兄妹抱在一起,互相慰藉。
後來的路程,和之前一樣,曾鵬程拖著活著的曾家人,走走停停,挖野菜,撿別人吃剩的,反正能塞入嘴裡的,全撿回來。
夫妻倆帶著三個小娃子,度日如年,小心翼翼地活著。
曾鵬程知道自己手無束縛之力,和別人打鬥,肯定死翹翹。
所以堅持原來的走線原則。躲開人群,走小道,沒有小道就離得遠遠走,晚上住宿儘量找樹洞,山洞,大坑。
一路走過來,終於來到小慶河。
曾鵬程比程顧卿他們晚到,所以鐵索橋已經修好了。
曾家沒銀錢,僅剩的口糧不可能賣。
最後曾鵬程死磨爛磨,說服一個稍微好說話的看橋人,用他珍藏多年,一直不捨得用,剛中童生,隔壁地主老爺送的硯臺,換取過橋費。
曾鵬程捂著心口,十分痛苦地說:“妹夫,那個硯臺你也見過,做工精緻,一看就是好東西,地主家的旁親告訴我,硯臺起碼值5兩,地主當初看中我年輕有為,提前資助我。
硯臺,我一次也沒用過,跟新的一模一樣。”
早知道要拿出去換過橋費,當初就用一次。
哎,本想留著,作為傳家之寶,傳給磚頭的。
可惜,可惜了!
徐老三和曾氏聽到後,忘記傷心了,大哥無時無刻,不掛念他的文房四寶,這份執著,徐老三自認沒有。
程顧卿等人嘴角抽搐,曾鵬程說起硯臺的表情,和說起父母在地龍翻身中喪生的表情一模一樣,帶著濃烈的哀傷和絕望。
感嘆完失去的硯臺,曾鵬程繼續說往後的逃難記。
其實後面反而順利多了,過了小慶河,一起逃荒的難民明顯富裕多,曾家也不擔心別人搶他這個窮鬼。
至於路上聽到的滅門慘案,一刀割喉,心裡是有點害怕,但那夥賊人專門劫道富人,便不再擔憂了。
曾家一直跟在富人的後面,等富人走了,他們夫妻倆帶著娃子,撿別人丟下的殘羹飯菜。
曾大哥絲毫沒一絲丟臉,對著徐老三感嘆地說:“妹夫,妹妹,富貴人家倒掉的飯菜,比我們在家吃的還豐盛。”
鄧氏在一邊點頭,解釋道:“真是作孽,有些大戶人家,竟然把臘肉倒掉了。幸好我們手腳快,撿回來吃。”
徐老三和曾氏聽到後,不知道是悲傷難過,還是苦澀苦笑。大舅子\/大哥竟然淪落到撿垃圾吃。
程顧卿反而讚許地說:“鵬程,做得不錯,吃啥不是吃,能活下來就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