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漄行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八章 十總兵馳援瀋陽城,殘明霸業,天漄行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遼東的時局是一頭豬領導一群土狗,在和一隻狼王率領麾下群狼的對戰。

遼東經略袁應泰就是這頭豬,不久便被努爾哈赤包圍了遼東重鎮:瀋陽城。

渾河血戰與其說是明軍蓄謀已久的反攻,不如說是兩軍在整個遼東版圖的插招換式的大戰中迸發的一場懷著賭氣成分的廝鬥。

努爾哈赤看準了明神宗和光宗在僅僅相隔數月便相繼駕崩的天賜良機,不斷對遼陽和瀋陽兩座重點城池發起猛攻。

在指揮方面處處受制的川軍和浙兵因一直無法捕捉戰機,已經憋屈了兩三年。

而他們的總指揮,遼東經略袁應泰卻比剛剛被削官去職的名將熊廷弼差的太遠。

老闆換了一茬又一茬還不夠,還要臨陣換將,大明這是在作死麼?

於是捕捉到戰機的努爾哈赤,在天啟元年三月中旬,率八旗大軍圍攻瀋陽城。

遼東經略袁應泰急調前任熊廷弼給遼東留下的十個遼東援剿總兵官,共計十餘萬大軍馳援。

可真正抵達瀋陽城下的就只有兩支人馬三個總兵。

他們是節制川軍的四川副總兵,遼東增援剿寇總兵官童仲揆。

還有遵義副總兵,援剿總兵官陳策。

還有此前一直鎮守在南京的三千戚家軍,他們的主將目前的軍職是江南副總兵,併為童仲揆的副將,他叫戚金。

有人說戚金是戚繼光的親侄子,有人說他是戚繼光的族侄,不過誰都沒否認過,戚金是從及冠之後,便一直在戚繼光麾下,十五歲開始便為戚軍神衝鋒陷陣,隨他南征北討。

戚家軍雖是三總兵中兵力最少,但這支戚家軍可是十年前在李如松和戚金的指揮下同侵朝的十四萬倭寇作戰,並在遭遇倭寇死守堅城不出的焦灼之中,孤軍攻破了倭寇主力總兵把守的朝鮮王都高麗城的鐵軍。

而戚家軍在嘉靖年間輝煌的平寇驅擄的戰鬥史更是世人皆知,根本不必贅述了。

兩個總兵的川軍正規軍本部人馬,加上所轄戚家軍和石柱、酉陽、永寧三支地方川軍,也堪堪兩萬人啊。

難道袁應泰的遼東援剿十總兵就只來了兩個嗎?

身為統帥的袁應泰也需要留在遼陽指揮,雖然可以理解,但身為統帥,發出十總兵來援瀋陽的軍令,把自己棺材本都派出去了自己卻在家裡躺著等死,這像話嗎?

其實真正來援的總兵不止兩三個,其實還有三個呢。

他們是虎皮驛總兵朱萬良,武靖營總兵姜弼,奉集堡總兵李秉誠,共計四萬精兵。

熊廷弼這時候還沒有被重新啟用,可後來啟用他時,遼東已被袁應泰搞得糜爛不堪,就算是戰略戰術專家曼施坦因也敵不過T34喀秋莎與伏特加的強大組合呀。

熊廷弼後來被傳首九邊,也是他無法力挽狂瀾,朝廷又本身就是在利用他,見沒了價值,當然要拿他頂缸了。

熊廷弼雖然暫時沒死,卻已經註定成為了東林黨與閹黨鬥爭的犧牲品。

同為東林黨人的袁應泰在熊廷弼被削官後接任遼東經略,人稱他為能臣幹吏。

可官聲再好,奈何卻是個不知兵的文官啊。

主帥不知兵,朝廷黨爭激烈,遼東軍十個援剿總兵之間也有嫌隙。

這在熊廷弼時期還並不明顯,可熊廷弼去職後,嫌隙就顯現出來了。

在兩支馳援瀋陽的援軍中,從省城遼陽出發的陳策和童仲揆兩個總兵都是南兵。

其他地區趕來的三總兵四萬援兵又是北兵,這仗還沒等打,明軍自己就已經有了楚河漢界之分了。

問題最大的是馳援瀋陽的明軍竟然沒有陣前統帥,這仗還怎麼打?

還有個比最大的問題還大的問題是,袁應泰此前對遼東各個城池城防的佈置。

不是他在遼陽城裡不出來,這不算佈置,這是腦袋有坑,而是他在瀋陽的佈置簡直愚蠢至極。

有熊廷弼給他留下來的十個援剿總兵官,他繼任後便也想搞出一些屬於他自己的政績出來,於是便毫不祥查的納降、招募各族難民進入瀋陽城與遼陽城兩座遼東最重要的堡壘。

撫順城因為內應李永芳而被輕易攻克已經是前車之鑑了,卻是不能給袁應泰以任何警示作用。

而且他還剛愎自用,童仲揆等人都提醒他了,說你這麼搞會搞出人命的。

就算是招降納叛,也得挑挑揀揀啊,否則這裡面必然會有建擄的細作。

袁應泰卻一拍胸脯說:“本經略誓與遼東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狼煙

辰男

殘明霸業

天漄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