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章 凝竅,伏魔峰陰風洞,武之天晶輪迴,王君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4章凝竅,伏魔峰陰風洞

下了白雲峰,劉清宇一刻不停的直奔雷石峰外院,那裡也有一座玄武樓,“龜蛇功”九層就在此間。

亮出“斬妖令”和“篤”字腰牌,劉清宇很順利的就進入雷石峰外院,並未遇到任何無謂的刁難。

這也難怪,劉清宇雖出身逍遙谷,但不論他因何獲罪,被流放至此,能走到這一步,都足以證明他的不凡。即便有人心含嫉妒,但在沒有實質的利益衝突之下,也不會無故刁難,平白與之結怨。

走進玄武樓,幾乎與白雲峰外院一般無二的佈置,來到後院裡,劉清宇就看到了另一頭同樣沉睡的神龜。

相比於白雲峰外院的那頭神龜,眼前的這一頭明顯更大了一些,龜首之上的凸起也即將完全生長出來。劉清宇能清晰地感應到,那股幾乎足以傾天裂地的隱晦氣機,可以想象,等到這對龍角出世的那一天,又會是怎樣驚天動地。

除此之外,僅從表面看來,這兩頭神龜似乎再並沒有什麼不同,但劉清宇卻清楚地知道,二者給人的實質體悟,卻是天差地別。

日上中天,陽光璀璨,垂落在玄黃的龜甲上,生出琉璃琥珀一般的瑰麗光華,將劉清宇心神完全扯入其內。

恍惚間,劉清宇只覺得自己正置身於一處廣闊無垠的虛空,365顆恆古星辰,點綴在遙遠的天際……

福至心靈,“龜蛇功”九層已被劉清宇近熟於心,那365顆恆古星辰,正對應著他體內365處暗竅。不錯,“龜蛇功”九層,正是凝練體內365處暗竅!

劉清宇之所以能如此之快的悟出“龜蛇功”九層功法,同樣歸功於他前一世的經驗。兩世的凝竅之法雖有很大的不同,但萬法歸宗,殊途同歸!

而有了凝練九竅,煉五臟五氣的經驗,對於如何凝練體內365處暗竅,劉清宇心中已有了清晰的把握。

但此番,劉清宇並沒有選擇在此處凝練暗竅,毫不猶豫地轉身走出了玄武樓。這是因為,他心中已有了一處絕佳的凝竅之地。

一進一出,短短不過2個時辰,這使得劉清宇在離開雷石峰外院時,絕大多數外院弟子看向他的眼神都大為古怪,更不乏鄙視者。若要讓他們相信,短短不過2個時辰,劉清宇就已將“龜蛇功”九層參悟透,他們是無論如何都不會相信的。

對此,劉清宇渾不在意,直奔他的目的地,大踏步行去。

伏魔峰,同為武當七十二峰之一,位於天柱峰以南,接來龍之脈,山勢巍峨,古木成林。峰中有鬼谷澗,裂石通流,常見靈龜巨蛇遊走上下,傳說是玄帝伏魔問罪之地。

在道經的記載中,玄帝,亦是武當歷代香火供奉的真武大帝,於天界觀下界惡氣瀰漫,遂破界入凡,與六天魔王戰於洞陰之野,最終降服六天魔王,鎖眾鬼於酆都大洞,從此國泰民安,宇宙清肅。

伏魔峰,在古老的神話中,就是真武大帝審判六天魔王之地,連帶著洞陰之野的陰風,也被帶到了這裡,鎖入了玄陰洞中。

然而此時,玄陰洞卻成了武當上下,處罰違規犯律的弟子之所。卻少有人知道,陰極生陽,玄陰洞內更蘊含著龐大的生命元氣。

玄陰洞,就位於伏魔峰近峰頂處,看上去並不起眼,洞口皆是落石,生滿了青苔,但是目光一落入洞窟中,就只能望見黢黑一片,沒有光亮,盡是永恆的黑暗,彷彿將一切光明都吞噬了,讓人有些毛骨悚然。

此時,劉清宇就駐足於玄陰洞外,眼中閃爍著莫名的光芒,沒有絲毫遲疑,大步走入洞中。

冷!滲入心脾的冷!劉清宇才剛一踏入玄陰洞內,就感受到這樣一種刺骨的冷意,彷彿可以透入他的魂魄。

又走了數十步,劉清宇望見一個個一丈來高,如蜂窩般的風口,數十上百處風口,不斷吹拂出來森冷的陰風,風聲嗚咽,似鬼哭狼嚎一般。陰風如針,每一縷陰風,都好似千百根針齊齊扎入體內,透骨的寒。

劉清宇卻好似毫無所覺,抬腿就邁入了一處風口中。下一刻,他的雙目不由得一亮,清晰地察覺到了那雄渾無比,猶如汪洋大海一般的生命元氣。

劉清宇足踏“龜蛇樁”,神庭祖竅的五行道圖緩緩轉動,蓬勃的氣血受其牽引,循著第一處定位的暗竅衝去。

“啵!”一聲輕響,僅是幾乎呼吸間,第一處暗竅就被劉清宇輕易凝練。沒辦法,他現在的一身氣血實在太過渾厚。

隨著第一處暗竅被凝練,陰風中似乎也生出了細微的波動,一縷精純的生命元氣湧入劉清宇的體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當不成謀士我只好四分天下

躺平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