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部分,回鄉小農民,閻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個的鞭炮和二踢腳之類呀!還有要認真完成假期作業啦!不過這些東西沒有那個孩子會在意。
這些東西明顯是違背孩子們的意願的,辛苦了一個學期,好不容易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了,即使是很聽老師話的好學生那一但玩起來也肯定會將老師的囑咐拋到腦後去了。
在農村,除了春節期間的寒假之外,還有暑假和秋收假(或者叫農忙假)這兩個放假時間也很長的假期。只是這兩個假期總是會有忙不完的農活,甚至忙到開學農活還沒有能忙完。
所以只有在寒假,那才孩子們可以痛痛快快地玩的日子。更不用說,還會有好多好多的好吃食。當然還有超有吸引力的壓歲錢,這是每一個孩子都永遠無法忘懷的記憶。
記得小時候,收到過的最小金額的壓歲錢只有一毛錢,但是那還到不了自己的手裡,因為父母早就盯著呢。一出長輩家裡的門,那本來是給自己的壓歲錢就會裝進父母的兜裡。
當然也會有生活條件好的家庭,父母不在乎這點錢,比如死胖子。
這傢伙過年的時候,從初一開始,一直不停地拜年,能拜倒正月十五之後。掙到讓所有小夥伴都驚呆了的壓歲錢,可是花錢大手大腳的這傢伙,總是在還沒開學的時候就將這些錢揮霍一空。
不過,那時候王勇和大偉這群小夥兒伴是真心地羨慕這小子啊!那每天都能買雪糕吃,各種零食,還有各種各樣的鞭炮。
像小鞭,一種個頭很小的鞭炮。膽子大的熊孩子們都會用指甲直接掐住尾部。然後就直接拿在手裡燃放,為的就是旁邊小夥伴那羨慕地崇拜目光。不過作為村裡的土豪,人家胖子從來都是成掛的點。
還有砸炮,弄一個放到地上或者石頭上。隨便找個堅硬點的東西砸,然後這東西就會“啪”的響一聲。這是純粹給孩子玩的很省錢的東西,兩毛錢十六開紙那麼大一大張,不過幾乎沒有那個男孩子喜歡這東西。
還有摔炮,滑炮,成人手指粗細的二雷子,閃光雷,鑽天猴,小蜜蜂……
除了這些鞭炮,還有一樣幾乎每個男孩子都會想盡辦法也要弄到手最具吸引力的動西。那就是一種可以放入炮子的玩具手槍。
這種手槍一般都是左輪樣式。可以跟真的左輪一樣把槍托那裡掰開。然後將圍成一圈的子彈扣到轉輪上再合上槍托。就可以發射了。這種槍用的子彈是一個個朔料做成的很小很小地小杯子狀,裡面裝有火藥,當擊錘擊打的時候就會發出很像那麼回事的響聲。
不過這並不是那種模擬度很高的可以打bb彈的。可以把子彈發射出去。王勇他們玩的是更早的,很像拍電視劇電影用的那種道具槍。一口扳機,會有聲響,天黑的時候也會有火光,白天則就是一股煙而已。根本就不會發射什麼子彈,只是聽個響。
小時候,每到這時,村裡的一幫熊孩子就會腰裡插著自己的“手槍”,浩浩蕩蕩地到山上去“打游擊”。而沒有這種槍的人裡唯一被允許加入的就是從小就欺軟怕硬的王偉,因為這傢伙手裡有一杆“步槍”。
他媽媽在文革時期是鄉里的宣傳隊的。後來宣傳隊解散的時候,他媽媽順了一把做道具的步槍回來給他當玩具。那可是讓村裡的孩子們羨慕壞了,那可是步槍!而且也不知道是誰做的,弄得惟妙惟肖,幾乎可以以假亂真。
那時候王勇也有一把與眾不同的好槍,引得小夥伴們那絕對的羨慕嫉妒恨啊!可沒有辦法,想買都買不到。因為那是當時乾爹曹偉去直沽賣水果時給自己在那裡買的一把駁殼槍,不過小夥伴們更喜歡叫它盒子炮。
可惜那年過完年沒多久,那把槍就找不到了。是王勇自己給藏到家裡什麼地方了,可是等他想起來去找的時候,卻怎麼也想不起來自己藏到了那裡。最後把家裡翻了個底朝天也沒有找到。
當然,一些家裡條件不好的人家的孩子,父母是絕對不會給孩子花錢買這麼一把玩具槍的。不過有些心靈手巧地家長或者孩子本人會自己動手做一把被稱之為“洋火槍”的傢伙。
這東西一般用粗鐵絲或者鋼絲加上幾節腳踏車鏈子穿到一起,之後用皮筋勒緊就行做了。不過別看這玩意簡陋,那威力可是相當的大。
有些熊孩子經常會把過年時撿到的沒炸響的鞭炮剝開,將裡面的火藥倒出來。然後先在洋火槍裡插入一根火柴,頭在裡面,這時候再將那些弄出來的炮藥到一點進去。把擊錘插好,一扣扳機,在皮筋的彈力作用下,擊錘會快速大力地擊打到火柴頭,之後引燃火藥,藉助這股力量將火柴棍發射出去。
這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