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魚蛋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七十七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都市詭案物語,鹹魚蛋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梁父自己心裡也很清楚,所以他才一心想著要在家裡發展一養殖,每年多少有點收入。
這樣的話,以後還可以拿點錢補貼兒子一家。
他雖然嘴硬說不會再給兒子貼補一分錢。
而且這幾個月也確實沒拿錢,但事實上他是想用這些錢作本金,在老家搞農副業。
在內心深處,他還是很想幫兒子一把。
但梁父卻並不想讓兒子花女兒太多錢。
女兒現在已經找到了男朋友,按她這個歲數要儘快結婚生孩子。
雖然女兒已經有了房子,也買了車,但結婚生子需要一大筆錢,特別是像臨市那樣的大城市。
女兒雖然之前掙得多,但生完孩子後,至少有兩三年沒法全身心的投入工作。
而且,閨女現在歲數不小了,生完孩子後肯定要調養更長時間。
目前看來,自己跟老伴都無法脫身去照顧她。
這樣的話,女兒還是自己手裡多存點錢,到時候才能少受點罪。
雖然這些年他們夫妻倆的生活重心完全在兒子一家,但其實內心深處也很關注女兒。
手心手背都是肉,不能為了兒子過得更輕鬆一點,放任兒子一家向女兒索取。
在他眼裡,付出不求回報兒女是父母的責任。
但兒子女兒現在事實上都各自成家,那就要有借有還,不能總是讓一方佔便宜。
當初兒子結婚,買房,每次女兒已經都拿出了很大一筆錢。
兒子結婚算是女兒為哥哥添置的禮金,姑且罷了;但後來兒子買房時,女兒拿出來的那筆錢,其實應該還的。
當初為了彌補女兒,他提議把老宅送給他做補償,被兒子知道之後還大鬧了一通。
但老宅子其實並不值錢,他補償給女兒,是作為這筆錢借給兒子的利息。
由於這一筆錢兒子一直沒有還上,他心裡一直很愧疚。
他有心替兒子還上這比錢,但無奈這些年一直貼補兒子一家。
還要給女兒攢嫁妝,再留一點他跟老伴的養老錢,手裡根本存不到錢。
給兒女們的錢,都是他跟老伴平時省吃儉用,從牙縫裡摳出來的。
雖然兩夫妻把一輩子的心血都撲在兒女身上。
準確的說,後半輩子的所有心血都撲在了兒子身上。
但卻並沒有想過以後讓兒子為他們養老。
而是希望的孫子們都長大之後,他們手裡還有點積蓄,然後搬到鄉下生活,種點菜,二畝地為生。
這樣偉大而樸素的觀念,是一代正直而善良的老人們主流的想法。
但事實上,他們卻忽略了一點:那就是這些理想,都要在雙方身體健康的情況下才能實現。
而人老了,各項身體機能退化,必然會有這樣那樣的疾病。
但他們又不願意去做體檢,甚至很忌諱去醫院。
就是身體上有些不舒服,能忍則忍,這就造就了這一代農村老人,一旦去醫院檢查,幾乎就是大病的可悲現實。
但這個古板而謹慎的諱病忌醫觀念,一時間扭轉不過來。
梁父就是典型的這類人。
他這一生進醫院的次數屈指可數。
黃立行跟他聊到這個話題時,有些擔心的問:“你以後住在村裡,萬一生病了,去哪看?”
梁父十分自得地說:“我從小身體素質過硬很少生病,感冒發燒什麼的,多喝點水,挺挺就過去了。”
說到這裡,他十分自豪地說:“就算我哪天得了大病,村裡不還有不少鄰居嗎。不瞞你說,我雖然在兒子媳婦面前得不到好臉,不過在村裡人緣還不錯,有啥事叫一聲大家都願意幫忙。”
這倒是事實,梁父為人爽直大方,又樂於助人,所以村裡人我對他印象都很好。
現在留在村裡的十幾戶人家,跟他也都是年輕時一起長大的發小,大家都彼此熟悉,平時關係處的很不錯。
因為,村裡大部分人的收入來源都是靠出去打工。
所以,平時左鄰右舍基本沒有利益摩擦。
而且,原本六七十戶人家的村子,現在僅剩下的十幾戶,人少了,大家就更加團結和睦。
而留在村裡的年輕人也不多,基本上都是五六十歲的中老年人。
不過隨著現在房價越來越高,就連小鎮上的房價也被炒到了幾千塊錢一平,也算被動留住了一些年輕夫婦。
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