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一十八章 命運軌跡,因果之談,俠義榜,軒轅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也就是難怪,我能超脫天意,達到混沌元神的地步?”丁耒忽然開竅了,知道自己這是非比尋常的機緣。

“或許正是如此。”張三丰微微頷首,混沌元神非比尋常,從命運線根本進行切斷。

也就是說,命運線實際上也是越來越模糊不清,因為前路被斷,後路連結,只能依靠推測。

而這個世界本來就失去了命運的支撐,從而世界即將崩潰,張三丰也是非常明白,因果報應,早已不成體統。

張三丰如今之所以還能算到丁耒,卻是因為他本身善於陰陽二氣的辯證,陰陽之道,在他的掌心流轉。

如果失去了這陰陽二氣,那麼他也頂多跟一個普通的高手沒有區別。

他現在全憑這陰陽二氣,探索因果。

因果其實可以自創,打破因果宿命的人,可以自己創造因果。

陰陽二氣合併的張三丰也是一類,而丁耒也是一類。

兩人其實只在修為深淺的問題中,丁耒比他的修為淺薄,因此被看得一清二楚。

而張三丰此刻修為不算淺薄,據丁耒所知,他已經達到了【神通境】後期巔峰。

他本身就是一代翹楚,如今武功更是非比尋常,因此他才能如此輕易的算人命運,甚至看到丁耒到來。

“想不想學我的因果之法,看人因果,陰陽二氣,辯正於天地間。”張三丰回首一看,這遠處岱嶽如峰,青山疊翠,清風徐來,溫暖身心。

山遙水闊,萬般浮沉,天地間,六氣之遊蕩,陽光之明媚,透過霧氣四散而下,在二人身前落下點點金輝。

丁耒忽然想起一個傳說,張三丰年幼時,教他學習道教經書的啟蒙老師是碧落宮的白雲禪老張雲庵。中年時與他論玄談道、使他毅然出家的是丘真人。老年時終南山傳播秘訣,使他得道的是火龍真人。這樣,不僅自己出自低微,而且所跟隨的這三位道士也皆不見於經傳,在社會上影響很小,收不到驚世駭俗的效果。於是,張三丰在自稱江西龍虎山張天師的後裔的同時,還自稱師承華山睡仙陳摶老祖。他在《蟄龍吟》最後幾句道:“天將睡法傳圖南,圖南一派儔能繼,邋遢道人張半仙。”

這些傳說,張三丰沒有提及,也是因為他已經是百歲的心態,雖然身體卻是年輕,可是心已老邁。

難怪他會說因果,因為他早年就拜入佛門,等於是學貫整個佛門和道門。

道不講因果,講究的得道成仙,而佛講究的因果,講究濟世度人。

張三丰確實是佛道之合一,之翹楚,非比尋常。

張三丰也並非棄佛修道,而是支援三教同一學說和內丹煉養思想。無論是誰,要想今生有所成就,非一門深入不可。張三丰選擇道家深入修行和他自幼的武術天賦是分不開的,而佛家主要宣講心法,以對治煩惱為上,不執著有為和無為。但是佛家禪修的境界對道家煉丹心路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自古佛道兩家法理的爭論一直不休。如今在張三丰這裡完美得到體現。

張三丰抬起頭,道:“小友,不知道你想明白了沒有?”

“想明白了。”丁耒喝了一口熱茶,然後道:“這迢迢山水,人間大世,我必定要改變一切命運車輪。”

“那你孺子可教,年紀輕輕,已經想明白了,你的混沌元神可以改變人的命運線,甚至有機會演化這個世界的命運線。”張三丰道。

“如此厲害!命運究竟是什麼?”丁耒忽然問道。

“你看這山水,不動應萬動,雖然它本身不偏不倚,可是許多人明白,其實山隨時隨著地脈移動,山海浮沉,就是這個道理。人也是一樣,你即便不動,你的命運軌跡也在動,因為你身邊的人和事,實際上是在運動的,而你不動,不代表它們不動。於是在這動靜理論中,存在偏差和遷移。”張三丰道:“這就是因果,我學過《易經》,而我身上的易經後來被我轉化成了自己的東西。”

“這個東西,我稱之為道經。”

想不到這個世界的張三丰,居然自創一門絕學“道經”。

“敢問道經是什麼?”

“萬物都是道,你看山不動,其實在動,你看石頭不動,其實也在風化,這就暗合了道,大道至簡,你在這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中,就可以悉知這道為何物?道就是天地中冥冥存在的東西,萬物都是道,而我現在和你則是在論道。或許這裡的草木,芸芸日月,都能聽到你我論道的聲音。”

張三丰一下子從佛門的因果中脫胎,從而入了道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武俠求長生

有時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