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7部分,打造電影教父,月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葉蘇芒也有這自己的看法。
就像他琢磨的一句臺詞說的那樣,其實天下之大,又何止南北。勉強求全,等於固步自封。
這其實也是他整部劇本所要表達的意思。武林是一個整體,獨守自家門派,只能原地踏步,只有融匯進來,拿出自己的本事。才能讓整個武林跟著進步,不被時代所淘汰。
寫到這裡。葉蘇芒揉了揉手腕。將快要沒有墨水的鋼筆放下,又拿起了一支已經抽好墨水的鋼筆,繼續寫下去。
故事的主題中心有了,葉蘇芒便開始朝著裡面填充起了人物。
最近一段時間,翻遍了民國時期宗師級人物的資料,葉蘇芒並沒有找到最滿意的存在。似乎每一個都差了那麼一點點,最終葉蘇芒還是決定,虛構一個人物出來,這個人物代表的也並不是他自己。而是一個時代武林的標誌。
其實從頭到尾,葉蘇芒也沒準備像拍歷史武俠劇那般,照搬一位宗師的生平經歷,再為他富與電影的潤色,在葉蘇芒的心中,想要詮釋的是一個真實的武林,他更想要在這部電影當中,把自己對於‘武’與‘俠’這二字的定義解釋出來,樹立一個理想型的一代宗師,同時也描繪出一個真實的武林,真實的江湖。
在葉蘇芒的筆下,很快就描繪出了這麼一個人物。
生育佛山,從小便被送到了詠春一代大師陳華順的門下學習詠春,因天資聰穎,很快便得傳真諦,隨後又機緣巧合,碰到四處遊歷的‘一代武神’孫祿堂,得傳形意絕學,最終將兩種拳術相融,自稱一家,成為當地極具名望的武術大家。
這個主角的創作原型有民國武術宗師葉問先生的影子,也有形意一代強人傅劍秋的一點點傳奇經歷,而葉蘇芒之所以將其的背景寫的如此的複雜詳細,也是為了體現出這個人物南北通吃的特點。
這樣子的人物也能更好的表達出葉蘇芒對於‘一個武林’的概念與想法。
寫完這個人物,葉蘇芒禁不住揉了揉太陽穴,抬頭看了看時間,已經到了凌晨一點多。
眨了眨眼睛,葉蘇芒沒有再繼續寫下去,反正腦海中已經有了故事,不急於這一時,很快他便閉燈準備休息。
在臨睡前一刻,他的腦海中還一直在思考著故事的細節,直到沉浸在夢鄉當中。
在《神鵰俠侶》劇組的日子終究是要過去的,尤其是此行的目的都已經達到,葉蘇芒自然也不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