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墨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三十二章 痴心妄想,第一訟,百里墨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將來她便點頭讓小秀才娶了蕭櫻。可是……可是……吳母最終央求著鄰居陪她去了趟縣衙,打算求一求繆縣令,幫她送封信。
繆縣令熱情的接待了吳母。
當聽完吳母所說,頗有幾分瞠目結舌。
她竟然說當初救過一位蕭姑娘,如今這位蕭姑娘竟然成了皇后。當初,那位姑娘明明答應為了報答她的救命之恩而下嫁她兒子的。
繆縣令對此自然嗤之以鼻。
當初發生了什麼明眼人都看得出。
小秀才性子溫和,是個好欺負的。可是吳母卻是個不好招惹的,當初也不知道怎麼就善心大發救了一個瀕死的姑娘。
那姑娘一直病殃殃的,吳母那陣子天天唸叨著沒飯吃。言下之意自然是不想養個閒人,以至那位姑娘身上傷還沒好利索,便要苦尋生路,最終一個姑娘家不得不投身衙門當了個整日與屍體打交道的女仵作。
可到了吳母口中,竟然成了人家姑娘感激她的救命之恩,想要幫著小秀才一起分擔,這才在衙門尋了個差事。
至於為何搬出吳家,吳母說花前月下的需要避嫌。
反正說來說去,都是蕭櫻沒信用。滴水之恩尚且湧泉相報,何況救命大恩。
似乎蕭櫻不嫁給她兒子,便是個十惡不赦的歹人。
繆縣令已經後悔請吳母進來了。本來是想著小秀才和自家混賬兒子混在一起,他照撫幾分吳母也是情有可原。
誰承想這位盲眼婆子竟然是個不分輕重的。
竟然說當今皇后娘娘背信棄義,另投別人男人懷抱,對她兒子吳文靜始亂終棄。
始亂終棄?這詞一出,繆縣令險些咬掉自己的舌頭。
就小秀才那樣,看起來唯唯諾諾的男人,哪個姑娘會中意?人家蕭櫻有堂堂五殿下,在鳳戈那張臉蛋的映襯下,恐怕世上女子誰也不會分出餘光去看小秀才。
繆縣令試圖解釋。可是吳母不聽,她讓繆縣令幫忙寫封信。
信上吳母質問兒子,蕭櫻為什麼會嫁給別人?還讓小秀才一定要討回公道。
繆大人心道,當真無知者無懼啊。
那可是皇后娘娘……就算沒出嫁前,也是堂堂公主殿下。你家兒子那幅小身板,能和人家扯上丁點干係啊?
繆大人勸不住,總不好對這麼個瞎眼婆子動粗。他道理講不通,就差直接說小秀才配不上人家蕭姑娘了。在吳母眼中,自家兒子是最好的。
她根本不覺得兒子娶個公主有什麼不妥。
反倒覺得是當今聖上不顧先來後到……
這認知委實讓繆縣令頭大,他解釋不通便暗中讓小廝尋了繆夫人前來。繆夫人的到來總算解救了繆縣令。
繆夫人擺擺手,示意繆縣令把人交給她。
這番眼神官司吳母自然是看不到的,她只知道縣令有案子要審,換縣令夫人和她說話。
對上女人,吳母似乎也覺得放鬆了些。“夫人,不是我老婆子貪心,實在是我對蕭姑娘有救命大恩,當初她也確實表示要嫁給我兒子,以報救命大恩。”反正吳母心裡就是這麼認定的。
繆夫人連一個標點符號也不相信。
也許是吳母聽錯了,也許是吳母會錯意了。
繆夫人一直知道那位殷公子和蕭姑娘一直走的很近。最後蕭姑娘也是隨著殷公子去了太平鎮。
雖然事後她才知道殷公子就是五殿下。
可人家明明早早兩情相悅,這裡面有小秀才什麼事啊?
“都說施恩不求報。夫人當初做善事時,想必也沒有奢望有什麼回報?怎麼如今人家姑娘身份一變,夫人便覺得受了委屈呢?”“她是公主,可是當初在我家時,卻一個字未提。她既然故意隱瞞,我過後找她清算有什麼錯?”“我記得當初蕭姑娘確是因為傷重失憶了,她自己都不記得自己是誰?又怎麼如實相告。如果她當時清楚自己的身份,你覺得她還會屈尊降貴來縣衙做那些雜事?只為了每月賺二兩銀子?”
“即便她當初忘了,找回身份後,也該回報一二。”
“怎麼回報?嫁給令郎。夫人可是太難為人家蕭姑娘了。蕭姑娘和五殿下早在撫陽鎮時便定了情。何況當初真正救下蕭姑娘的便是五殿下,夫人還記得在破廟裡抱走蕭姑娘,把她送到郎中那裡的人嗎?那位便是五殿下。嚴格說起來,蕭姑娘最終嫁給五殿下,也算是報還他的救命大恩。”
吳母怔住。
“可是……她在我家養的傷,並沒有跟五殿下一起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