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萬的鍵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50章 築京觀,警校剛畢業,瘋狂破案,不當新人,日萬的鍵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誰說不是呢,築京觀這種事情,好像是為了炫耀什麼吧?” 李樂提到這三個字眼,難免打了一個寒戰! 韓旭接過了話茬兒,“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你們聽說過這兩句詩吧?” 李樂與橙子上學時可不是什麼好學生,都是一臉尷尬,橙子要好上一些,“前面那句沒聽說過,但是後面這句太耳熟了!一將功成萬骨枯!寫的太好了!” “那你知道這句詩是誰寫的嗎?”韓旭沒著急下車,而是跟兩位死黨同事普及起了相關知識。 “我說旭啊,你就別賣關子了唄,”李樂恨不得把韓旭的腦瓜子敲開來看看,裡面究竟還藏了多少東西。 韓旭接著說道,“這兩句詩出自晚唐詩人曹松,這人雖然沒有什麼名氣,但這兩句詩卻很有水平。你們知道他是在什麼時候寫出來的麼?” “啥時候?”後座上的橙子很配合地問道。 “曹松是在路過安史之亂的舊戰場時,看到那遍地屍骸與京觀後,有感而發,才寫出了這句千古絕唱。 其中的京觀就是古代最最殘忍且恐怖的戰場建築。 夏國曆代王朝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亂世多而盛世少。 史書上記載最多的就是戰爭,一提到戰爭,就不得不提到京觀。 所謂京觀,簡單點兒來說,就是將敵人的頭顱,或者是屍首堆積起來,然後蓋土夯實,從而建成一個非常巨大的土堆建築! 目的其實同樣簡單,就是在展示軍威,而且京觀一般都是建在路邊的。 剛剛李樂說的沒錯,這種京觀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炫耀軍功! 在咱們古代,築京觀的歷史非常久遠,最早可見於春秋時期,據《左傳》記載,楚莊王在擊敗晉國之後,有人建議將晉軍的屍首築成京觀,但被楚莊王斷然拒絕了,他認為京觀屬於古代明主懲罰不敬者的做法,並不適用於那些為國捐軀的將士。 然而從戰國開始,京觀卻在各國普及了起來,目的變成了展示軍功,用來震懾敵人! 還有漢朝就築過不少這東西,最典型的就是西漢末年,王莽篡權,各地起兵討伐,一呼百應。 王莽隨即派兵鎮壓,最終殲滅各地義軍,並且修築了五個京觀,每個京觀高六尺,周長六丈,駭人聽聞。 最離譜的還有東漢末年黃巾起義時,皇甫嵩斬殺黃巾軍多達三萬之眾,俘敵六萬左右。 為了震懾起義軍,皇甫嵩下令屠殺所有戰俘,並將這十萬人的屍體築成了京觀。 規模世所罕見!” “什麼玩意兒?十萬人的京觀,乖乖,那該有多大啊!” 李樂整個人都麻了,還是頭一次聽說這種人間慘劇的。 古有白起坑殺趙國降卒四十萬,但沒想到東漢末年,還有如此大規模的殺俘事件,而且還築成了夏國史上最大規模的京觀! “還有更離譜的呢,東漢三國時期魏國有一個大將名叫鄧艾,此人對待士兵極其刻薄暴虐。一般築京觀都是拿敵軍的首級或屍體來修的,但這個傢伙在攻破蜀國之後,竟然拿自己部隊陣亡的將士屍體一併修了京觀!” “我去,這麼喪心病狂嗎?他手下的將士就沒反了啊?”李樂聽到這裡,算是大開眼界了。 “那個時候,當兵有口飯吃就不錯了,頂多只是有些不滿而已吧。”韓旭嘆了口氣,又接著說道,“之後更是有南北朝亂世,每個政權都在以正統自居,想在短時間內威懾敵人或者百姓,只能修築更多的京觀,以至於在當時的大江南北,隨處可以見到這種極為駭人的建築物。 這種現象一直延續到唐朝初立,平定戰亂後,方才逐漸安定下來。 據說唐太宗李世民下詔毀去了各地所有的京觀,至此夏國的京觀總算少了許多,只有在對外戰爭中才會出現一些。 然而接下來的安史之亂,各地藩鎮爭戰不止,這種修築京觀的做法重新興起,所以才有了曹松看到這些京觀後,寫下了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千古絕句。” “那這種東西,後來怎麼沒了?”橙子不禁問了一句。 韓旭回道,“修築京觀這事一直到了明朝時期,才開始陸續減少的,直至清朝完全廢棄。 因為當時滿清南下之後,為了降低滿漢對立,以便統治,所以廢棄掉了這一做法。清朝國祚兩百多年間,雖然也有白蓮教,太平天國這些動亂,但確實沒有再出現過修築京觀這種事情,至此京觀絕跡。” 橙子與李樂聽到這裡,都是難以置信地搖了搖頭,沒想到關於京觀,還有這麼長的歷史淵源呢。 “這玩意兒都是些封建糟粕啊!死者為大,人都死了,還嚯嚯人家的首級和屍體,太不像話了!” 橙子一根筯,不由嘆息道。 李樂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只覺得要是在半路上看見這麼一個東西,還不得嚇個七竅生煙吶! 韓旭說了這麼一大堆,事實上,一直都搞不明白當年的兇手為什麼在殺害周家滿門後,居然採用了這樣的手法。 每每一回想到那張現場照片上,京觀最頂部的嬰兒頭顱時,韓旭都有些不寒而慄! 兇手已經不能說是喪心病狂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鬼夫大人別太猛

塗山妖君

失重冬

Tom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