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叔在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0章 商議,大唐古武系統,五叔在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微臣附議!另外臣建議向玉門關調派援軍。”杜如晦也出來附議道。
“可是剛接到訊息,東北匈奴,朔方草原的東突厥,因為冬季雪災,正蠢蠢欲動。”李世民為難的說道。
“伊州現如今高手不缺,但士卒不多,可以調兵不調將。”李靖建議道。
“衛國公以為多少人合適?又讓誰帶兵前往。”李世民對李靖的判斷,自然是相信的,立即出言問道。
“以老臣看來,不如抽調兩萬士兵,至於領兵人選,不如再調一批年輕人前去。”李靖建議道,至於讓誰領兵,者並未說明,畢竟都是老狐狸,不會輕易得罪人。
推薦誰都顯得不好,而且還擔心李世民多想。
“父皇!兒臣願往伊州一行!”前面的李泰抱拳施禮道。
“吾兒願意去,自然極好,至於隨行人選,天級以下,年輕人,你可隨意挑選。”李世民點點頭,滿意的說道。
“是!兒臣明白!兒臣想要秦懷玉,李崇晦,李德獎,在有屈突詮,屈突壽兄弟倆人即可。”李泰立即抱上名單。
“蔣國公年事已高,屈突壽又身兼洛陽職務,就不用去了,其他人就如你所願。”李世民想了一下說道。
“多謝父皇!兒臣定然不辱使命。”李泰高興的回道。
“不過泰兒切記,此去伊州,隨後親自押運財物回長安,不得路上逗留,更不得干涉地方軍事,政務。”李世民叮囑道。
“是兒臣遵旨!”李泰是隻要放他出去就行,才不管是否有仗打,反正怎麼看,都比枯坐長安要來得好。
“現在討論一下,東突厥同樣蠢蠢欲動的問題,他們是否與西突厥又有合好的可能,才因此想共同出兵。”李世民又提出問題。
“臣以為不會,突厥目前還沒有出現,如此有魄力之人。”所有人都在考慮,最後房玄齡出來說道。
“雖然機會不但,但是也要以防萬一,兵部立即下令,加強戒備,密切關注!”
…………
第二天,伊州發生的事情就傳遍長安,所有勳貴幾乎都知道了有個郡守司徒長風,即將成為新貴。
畢竟奪得富可敵國的財富,以李世民有功必賞的性子,重賞是跑不掉的了,只是人還沒有回長安,所以還沒有具體訊息。
而司徒長風洛陽武院的身份,也是人盡皆知,不但給武院增加了巨大聲望,還知道他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將領。
這讓許多人都想要嫁個女兒給他,綁在自己家族,可惜一打聽,才知道人家已經定親,而且是鄭家女,雖然只是旁支,但也只有羨慕鄭仁基好命。
女兒雖然沒有加入宮中,但是現在也算一門好親事。
當然也有不少人暗自可惜,堪比一個千年大家族積蓄的財富,就這麼全部上交了。
相對長安的騷動,西突厥的騷動更大,無數無家可歸的牧民,紛紛湧向後面的部落。
肆葉護剛剛出兵,就接到這個不好的訊息,大怒之下,也只得暫緩出兵,向西域諸國借糧,借兵。
西域諸國那裡敢拒絕人多勢眾的突厥人,無論是錢糧,還是兵員,通通照辦。
這讓肆葉護非常滿意,雖然出兵時間被拖延了兩個月,但是兵力更多,主力五十萬,西域聯軍二十萬,加上後勤,共計近百萬的人。
而且後勤無憂,西域支援的糧食,足夠大軍數月之用,何況還帶著不少的牛羊,馬匹,駱駝,這些都能作為糧食補充。
這就是遊牧民族的特色,出征之時,只需要趕上牛羊馬匹,利用它們的奶,然後把糧食炒熟,就能一面趕路,一面進食,而且糧耗甚少。
…………
時間進入四月底,突厥聯軍終於踏入戈壁灘。
司徒長風安排的斥候,很輕鬆的就發現了他們,那一望無際,恍若填滿戈壁灘的人群,讓斥候大驚失色。
“嗚!嗚!嗚!”伊州城頭響起了巨大的牛角聲。
正在忙碌的人愣了一下,隨後反應過來,有條不紊的開始結束手中的工作,隨後在當官的指揮下,把城外的東西開始運進城裡。
“斥候已經探明,突厥人已經在兩百里外!大家說說看,有何辦法?”司徒長風召集眾人問道。
“不知道郡守可否探明有多少敵人?”剛到伊州的李泰問道。
“具體無法探明,只是知道最少在八十萬人左右。”司徒長風解釋道。
“好了!司徒小子,這裡這麼多人,就以你經驗最豐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