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叔在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5章 上任,大唐古武系統,五叔在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您請說!”司徒長風已經決定,無論何事,只要不太過分,都答應下來。
“說來慚愧,只是老夫身為簫家家主,有些事情不得不考慮一下;江南世家雖然不少,但北有中原世家,東有孫家,西有嶺南馮家,蜀中劉家,早已沒有發展空間不說,近年更被一步步壓縮。
聽了翼虎的精彩言論,所以厚顏來次,請翼虎為江南世家指兩條路子,如果翼虎有需要出力的地方,江南世家定當鼎力相助。”簫瑀解釋道。
“江南世家。”司徒長風自言自語一句,隨後拿起書桌地圖看了起來。
簫瑀老神在在的坐著,看著司徒長風思慮。
“簫老,晚輩到有兩條路與江南世家合作。”司徒長風拿著地圖坐到簫瑀右側說道。
“哦,翼虎說說看。”簫瑀沒想到司徒長風這麼快就有了辦法,不由眼中精光一閃問道。
“簫老應該知道前番,晚輩對陛下提出的茶葉之事。”司徒長風含笑說道。
“你是說在江南種茶?”簫瑀問道。
“簫老說得正是,茶葉不需要過多炮製,只需要採摘下來,炒去水分,就能販賣,而且味道不錯,容易儲存。
而江南四季如春,日照充足,且雨水同樣充足。正是最好的種茶之地。”司徒長風解釋道。
正好這時,下人送來茶水,於是簫瑀就在司徒長風示意下品嚐了兩口。
“不錯,不錯,味道淡雅,回味甘甜,別有一番風味。”簫瑀讚歎道。
“您老也認為不錯,茶葉生長快速,第二年就能採摘,好的在大唐販賣,差的製作成茶餅,賣到西域,草原,不失一條財路,而且所有百姓都能種植,世家只需要收集起來,販賣出去就是。”司徒長風微笑著說道。
“好主意,世家多財路,百姓也受益,那怕是種幾株在家門口,也能換點零錢,補貼家用。”簫瑀高興的說道。
“簫老說得極是,只是還需要叮囑世家,不可過分盤剝百姓。”司徒長風叮囑道。
“那是自然,只要老夫這把老骨頭還在,誰敢剝削百姓,老夫讓他後悔莫及!”簫瑀不愧是做了數十年宰相的人,發起火來自有一番氣勢。這下眼睛一瞪,司徒長風都不由心裡莫名一緊。
“有您老這定海神針,晚輩自然放心。”司徒長風身為天級高手,自然馬上就回過神,笑容滿面的恭維道。
“呵呵,翼虎快說說第二種合作。”簫瑀老懷大慰的笑著說道,說完又品嚐了一口茶水。說來紅茶對老年人還是挺有益處的。
“江南多糧食,晚輩想請江南世家幫忙大量收購,運送到朗州。”司徒長風繼續說道。
說來這個世界,因為孫家一直在向南洋滲透,所以占城稻早早就被發現,慢慢的在整個天下傳開,當然,最大的受益者,自然是江南道,淮南道,嶺南道。
兩季稻在中原已經近百年了,這也是為何如今天下人口有近億的原因,因為能吃飽,所以生得也多,據記載,前隋最多的時候有一億兩千萬人。
也正是因為如此,無論是前隋,還是大唐,只要自身不出大亂子,四周各國,各部落都不敢輕舉妄動,一直聯合起來對抗中原。
“這是雙贏的好事,江南世家沒有拒絕的道理。而且看來翼虎要在嶽州弄出大動作了。”簫瑀點點頭笑著說道。
“確實如此,因為晚輩想要做的事情有些多,恐怕前一兩年,糧食不太夠吃。”司徒長風解釋道。
“沒有問題,各大世家,存糧不少,養兩州百姓還是沒有問題。”簫瑀豪爽的說道。
“多謝簫老,等晚輩在嶽州做出成效,還有不少需要江南世家合作的。”司徒長風又給出一個模糊的承偌,當然,在沒有具體措施之時候,不會說得太肯定。
“好啊。老夫也很期待,如此利國利民,又利家的好事,越多越好。”簫瑀笑著說道。
兩人又商討好一會,簫瑀畢竟年紀大了,起身告辭,司徒長風一路送出府中。
司徒長風已經天級,武院那邊自然不用在去,就連幾個兄弟,同樣如此,這次前往嶽州,司徒長風同樣只打算帶幾個兄弟,加上兩個老婆一同前往。
至於那些前來攀談關係,推薦的人才,不置可否,因為推薦的人,據他了解,全是歪瓜裂棗,畢竟真要是人才,朝廷早就採用了。
李世民不拘一格,而且大唐非常缺優秀人才,一般有用的,都被任免到各地去了。
近千親衛,結義兄弟四人,兩個老婆,百兩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