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柯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給福兒封帝,贗太子,荊柯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時已漸黎明,天色漸漸晴朗。

拼殺一夜的太孫,精神仍在,只靠近了皇后的宮殿,就下了乘輿,只令乘輿跟著,步行去見皇后。

繞過假山,穿過漢白玉雕欄小橋,就是一處小殿,描金匾額題著“望福”。

綠水環繞,花木繁茂,有蒼松,有修竹,清幽雅緻。

這是長樂宮最幽靜的地方。

抵達時,見太孫進來,宮女內侍一齊跪下,太孫默不作聲,抵達殿前,抬頭望去,往北不過幾丈,就是硃紅色宮牆,上面覆蓋著金瓦,沐浴在陽光下,尤其巍峨壯麗。

在周圍,甲士如雲,層層列隊,襯得少年英姿勃發。

皇后眼前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幕。

入殿後,就見左右雖放下了垂幔紗帳,仍抵不過從四下吹進來的風。

皇后幾無聲氣,只是紅著眼睛,太孫入並沒有引起她絲毫波瀾,她只是淡淡用手一抬,靜靜說了一句:“太孫,你來了。”

“娘娘,孫臣不負所托。”蘇子籍一進門,就拉袍而跪,哽咽:“大行皇帝被齊王所弒,娘娘頒下懿旨,實是恩慈深厚,孫臣伏地叩首,感悚不能言喻。”

皇后沒有說話,殿中一片寂靜,太孫卻說著:“大行皇帝的諡號廟號要定,還得請示娘娘,更重要的是,孫臣繼承大統,卻當繼承父名,請娘娘示下,父皇之帝號,當如何是宜!”

說到這裡,太孫不由嚎啕大哭,悲慟不能自已,就連皇后都不由神色震動,終於說:“你,要給福兒,封帝?”

“我繼父王之位,父業子承,本是天經地義,怎可不封帝呢?”

立刻紅著眼,含了眼淚,皇后深深一眼,沉默良久,神色已經完全不同,才說。

“本以為還有許多波折,不想竟這樣順利,真如有神助……但現在,還不能懈怠。”

說到這裡,皇后心中卻想著,那夜所見的龍,過後,還要重重祭祀才是……但是雖故意轉念,仍舊喉嚨苦澀湧上來,帶著些腥甜,她用紗掩了嘴,沒有給他看見。

“皇帝大行,朝廷無主,你是太孫,正當登基,以應上下人心!”

“萬萬不可遲疑……遲恐生變!”皇后看著他,鄭重告誡:“伱就位太孫,時日太短,遠不及諸王,而今齊王雖死,餘孽猶存,蜀王居府,賢名遠揚,還需留意。”

“近有妖禍連綿,遠有諸神顯聖,邊有敵國窺伺……個個棘手,不可小覷!”

擔憂的神色,就不禁流露出來,皇后不由喃喃:“你太年幼,舉國盼長君,齊王已死,蜀王實是大敵。”

況且,太孫雖是聰慧果斷,但年少心性未定……社稷之重,真的能承擔?

她思量再三,也只能以後再說。

“一切請娘娘主持。”蘇子籍並不擔憂蜀王或寧河郡王,有些事,有的人看來很重,有的人看來很輕。

單以政治謀略論,18級可謂與世無敵,同等力量,萬種束手。

但才能不是神,它仍舊必須力量來配合,可社稷既得,神器既掌,可所謂神形盡妙,就斷無大權旁落之理。

人民也好,百官也罷,士林等等,盡翻不了身。

皇后,終是才能有限。

“皇帝六璽,拿到了嗎?”皇后最關心就是這個。

“都隨身帶著。”蘇子籍回答得很從容。

“那……皇帝……呢?”她頓了頓,以一種平靜的語氣問。

“皇帝寫了詔書,已收斂入棺,停靈在文華殿。”

皇后輕輕點頭,思量了下。

“現在各處都還亂著,尤其是宮禁,要收拾不容易,時間也來不及了。”

“不如一切從簡,召集百官,你就靈堂繼位吧!”

“至於大行皇帝諡號,以及汝父的帝號,哀家說了不算,還得你和朝堂商議才是!”

“是,謹遵娘娘懿旨!”蘇子籍心一鬆,還是這話,到今天,誰也翻不了身。

但是翻不了,還是分情況。

皇帝本是萬民乃至萬民垂範,他並不願意過於激烈。

那是匹夫想法。

有皇后配合,就能減少最大的阻礙。

不說蘇子籍尋思。

“福兒封帝。”皇后遐想片刻,心裡安穩些,手絹放下了,看見太孫,笑了笑。

“你和新平的事,吳妃已經知道了,但不悔還不知道,是我不忍心告訴她……但恐怕瞞不了多久,你好好安慰她。”

“新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竹馬師兄請放手

LFTW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