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柯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十九章 帝后加賞,贗太子,荊柯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宮
御書房內,皇帝活動一下身體,就又慢悠悠走回到案桌,正要坐下繼續批閱摺子,趙公公悄無聲息進來,將一份資料遞過去,說:“陛下,這是老奴蒐集的資料,請您過目。”
“齊王也在今天開了文會?”沒看之前,皇帝問。
趙公公彎著腰:“陛下,齊王的確實在今天開的文會。”
“跟代侯是同一天啊。”皇帝淡淡說,先開啟代侯的資料,上面有著時間、地點、人數,以及參加所有人的姓名、籍貫、出身、名氣、地位。
只是這麼一看,皇帝就微微蹙了眉。
雖早就在之前就有所預感,可都比不上真真的證據擺在面前,皇帝暗暗感慨。
只有兩個勉強算是才子,而且還都不是京城本地人,只是外地來京,在京城沒根基。
剩下的舉子,大多是寒門出身,基本沒幾個官宦子弟,有也都是小官之子。
原本還擔心皇孫入籍,會扯起太子的旗幟,一呼萬應,現在看來,竟是自己想當然了,這情況,莫說一呼萬應,簡直可以說是門前冷落。
不是蘇子籍沒有才能,而是根基太淺,縱然是太子之子,區區一個代侯,也根本沒辦法靠著自己力量去做什麼。
原本的忌憚,現在想來,竟成了笑話!
“竟是人走茶涼,太子離開之後,代侯也不被看重了?”
皇帝心中嘆著,又繼而去看齊王的名單,這一看,臉色就一沉。
二百一十三人參加齊王文會,其中光是京城本地知名才子就有著三十三人,剩下的一百多人,竟是外地或京都本地大大小小官員之子之孫,甚至不乏朝中一二品大員的孫子,這份名單,簡直觸目驚心。
“這些人,怕是佔應試舉子可能中進士的一半。”只是這一念,皇帝腮上肌肉就不由抽搐兩下。
“朕有件事你立刻去辦!”看完,皇帝就對著面前站著的趙公公不鹹不淡的說了出來。
“請陛下吩咐!”趙公公忙說著。
“馬上就要到代侯跟葉氏的生日了,立刻著人去,賞賜兩柄玉如意,對了,再賞賜兩份多子多福玉珠。”
“是!老奴這就親自去辦!”趙公公應聲,立刻出去安排。
永安宮
此時已傍晚,宮殿亮起了燈,燭光分明。
皇后坐在殿上,聽著下面太監稟報,沉吟:“葉不悔的生辰也要到了?說來倒是緣分,她與皇孫倒日子挨著。”
“陛下賞賜玉如意與多子多福玉珠,本宮不好也賞同樣東西,這裡有一本道經,連同著這一匣子東西,賜給代侯吧。”
說著,就有女官捧著一個匣子過來,太監忙恭敬接了。
到了宮門處,侍衛個個釘子一樣站著,一個太監賠笑攔下,口裡說:“我的好哥哥,按照規矩,送出宮的東西,需要檢查一下,您看?”
“快些檢查了,我還要趕緊出宮回宮,宮門一鎖就是大事了。”永安宮太監將東西一遞,催著。
太監忙開啟下子翻了翻,發現的確是一本道經,並非手抄,乃是印刷品,薄薄一本,只有二三十頁,每一頁都翻了,並無夾片。
而剩下的則是一疊銀票,每張百兩,看起來有數千之數。
一張地契,城外一處農莊,上面寫著五百畝。
這都是正常的東西,雖這東西賞賜給臣子不合適,但誰不知道代侯乃皇后的親孫?做親祖母的給親孫兒送銀票和地契,再正常不過了。
“哎喲,耽誤了老哥哥時間,您請!”查過後,太監忙側身讓開,依舊是賠著笑臉。
見永安宮太監出了宮門,才回身去了御書房。
畫舫
讀書人喜歡秉燭夜談,席上觥籌交錯,一個個吃酒吃得紅光滿面,兩廂笙篁齊奏,新進的畫舫歌妓唱歌。
蘇子籍與一群舉子交流一番,入了垂簾。
葉不悔正與周瑤低聲交談著,見他過來,笑著招手:“相公,我剛才畫了一幅畫,你快過來點評!”
“夫人竟做了畫?”蘇子籍微微驚訝,還從不知道葉不悔會畫畫。
過去順著葉不悔捧起來紙一看,發現竟是幾筆勾畫的遊船圖。
“竟真的不錯,你這幾個月,莫非是拜了名師?”蘇子籍點了下頭,雖看得出,是初畫之人所畫,有些稚嫩,但的確有些感覺了。
葉不悔笑著說:“才不是,只是自己閒來畫著,今日是聽了阿瑤的琴聲有感,所以才能畫出這幅畫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