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柯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六十七章 何人為帥,贗太子,荊柯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蘇子籍還未開口,就已感覺到,此時此刻,殿內百官及諸王公目光,全都集中在了自己的身上。

蘇子籍卻彷彿毫無覺察一般,朗聲:“所謂先禮後兵,乃大國禮儀,寧國雖小,也是本朝的藩國,不能不安撫,其女也是一國公主,蜀王可晉其為側室,親筆寫信去安撫,讓寧國退去。”

“要是寧國不從,其罪昭昭,萬國目睹,雷霆掃滅亦不遲矣。”

這意見一出,大殿內頓時就沸騰起來,百官交頭接耳,議論聲嗡嗡,顯然蘇子籍的回答,讓部分人不滿。

倒不是他提出的處罰太重,恰恰相反,是太輕了。

蜀王神色好了一些,雖還是惱火著蘇子籍今日之舉,但熄了大半怒火。

齊王聽了,原本看熱鬧冷笑,現在也不笑了,嘴角往下一撇,神情中那股暴戾陰鬱又冒上了頭。

這蘇子籍到底是怎麼回事?

既已經主動出手,與蜀王鬥上了,那就索性鬥到底啊!

都已經撕破臉了,竟然還不趁機將人一棍子打死,重重一喝,輕輕一下,這莫非是在逗本王麼?

他心裡大大不爽,尤其是看到蜀王神色好轉,就更是不爽了,朝著後面一個官員看了一眼。

這一個眼色,頓時就讓那個官員走出來。

這也是御史,看起來相貌端正,一副耿直忠臣的姿態,一站出來,就朝著上面行禮:“臣不同意代國公的話!”

“哦?”龍椅上的皇帝,微微挑眉,眯著眼,問:“李過之,既然你不同意代國公的話,那就說說你的看法?”

“是,臣以為,代國公說的不對,不管起因為何,寧國入侵我大鄭卻是不爭的事實!我大鄭乃上國,在寧國入侵我國後,反倒向其安撫,這如何使得?”

“這是向小國屈服,不僅起不到震懾,還會給別的小國一個不好的榜樣!”

“這些藩國畏威不懷德,要是都學寧國,這還得了?必須殺一儆百,臣覺得,不僅不能安撫,還應立刻派大軍剿滅,以彰顯我大國之威!”

“臣附議!”

“臣附議!”

這位李御史的話一出口,就有齊王黨羽立刻應聲。

更有一個從二品大臣也出列,向上說:“皇上,我大鄭建國至今,已是四海昇平,國泰民安,何懼這等小國入侵?還請皇上下令,派大軍剿滅寧國,以震懾其餘小國!”

齊王瞥見蜀王臉色再次差下來,心情這才慢慢恢復。

之所以沒有讓人跟在代國公後面直接彈劾蜀王,是因這樣做太明顯了。

他讓人出列反對代國公大事化小的做法,就是水漲船高的事,寧國事小,處罰蜀王肯定是輕飄飄。

寧國要是花費重兵重餉圍剿,那作第一責任人,蜀王不被重重處分都難。

再說,將水攪得更渾,才能從中得利。

自己要是踩著蜀王,讓自己人得到了出征討伐寧國的差事,不僅可以重重的打擊一番蜀王黨的氣焰,還可以伸手染指兵權,擴大在軍隊中的影響,這對於齊王來說,自然是好事一件。

況且,大臣的記憶也可能持續不了多久,如果就這麼讓寧國入侵的事大事化小了,以後還怎麼讓這件事成蜀王的汙點,將其釘死在恥辱柱上?

蜀王自然也明白這些齊王黨羽這麼做的意義所在,氣得臉色再次漲紅起來。

如果不是察覺到上面龍椅上的人正將目光掃過來,他恨不得衝著齊王惡狠狠瞪上一眼。

皇帝坐在龍椅上,這裡是高地,自然可以將下面這些人的小動作以及表情,都收入眼底。

作一個皇帝,他對於兩個成年兒子之間的互撕,是樂見其成,唯有這樣,他才能平衡他們跟他們身後的勢力,將生殺大權牢牢握在自己手裡。

越是年紀大了,作一個帝王,就越是難以容忍有什麼事情擺脫了自己的控制。

原本已經等得有些不耐煩了,對代國公入內閣半個月之久都沒動靜而有了一絲怒意,但從昨日開始,陸續傳到自己耳朵裡的訊息,讓這位老皇帝終於有了一點滿意。

雖然蘇子籍選擇了向蜀王發難,讓皇帝也有些意外,但不得不說,蘇子籍沒有選擇向齊王發難,揪著段衍行的事情不放,倒讓皇帝更高看了他一眼。

這孩子,其實還是識時務,懂進退,知道分寸,這樣就很好。

人聰明一些不要緊,聰明人只要知道怎麼選擇,就是一把趁手的兵器。

目光從蜀王這個兒子身上掃過,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竹馬師兄請放手

LFTW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