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柯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一十六章 臣附議,贗太子,荊柯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霎時,殿中氣氛緊張起來。
官員都身上一顫,角落上的五六品不禁伸直了脖子向御座前方張望。
就連梁餘蔭同樣身一顫,驚愕的抬頭,但他站在最末尾,看不到排在前面的人的表情。
坐在龍椅上的皇帝,卻看到了出列的御史,問:
“是誰要奏事?”
“臣都察院僉都御史劉信有奏。”
鄭繼魏制,都察院分御史中卿(正三品)、御史大夫(正四品)、僉都御史(正五品)、監察御史(正六品),掌糾劾百司,為耳目風紀之臣。
“劉信。”皇帝溫和的說著:“你有什麼要奏的,想要彈劾誰?”
換做平常,老皇帝是天下之主,是絕不會因一個小小的僉都御史跳出來而心慌。
但現在已遇到了大事。
事關多年的秘密被傳出去,還鬧的人盡皆知,皇帝看著踏出來的劉信,心都咯噔了一下。
有心想要不準,但這時,沒有任何原因情況下,就算是說一不二的皇帝,也沒辦法當著大臣的面,不準奏說。
老皇帝面無表情,只是目光凝視著,說不清是怒是喜,這目光落在任何人身上,都足以讓人心裡哆唆。
劉信是個身材微胖,三十多歲的官員,這時抬眸,與老皇帝四目相對,自然也看到老皇帝的神色,心一跳,可在眾目睽睽下,絕無轉還餘地,竟絲毫不懼,梗著脖子,大聲說:“臣是僉都御史,有檢劾京城風紀之責。”
“臣昨日聽聞坊間謠傳,說二十年前的太子死得蹊蹺,太子並非自盡,而是有人想要太子的心!”
“而現在,這人更看上了太孫之心!”
“這等謠言,實是喪心病狂,自古誹謗之悖戾僭逆,莫此為甚!”
“轟”
雖說百官大部分有所聽聞,可這番話,竟真被劉信當眾說出來,哪怕是敘述謠言,也依舊使人身顫心抖。
整個朝堂站著的大臣,包括前面站著的老大人,都臉色大變,後面的人更是不顧上朝紀律,交頭接耳私語。
“肅靜!”
趙旭卻不言語,只用冷峻目光掃了下群臣,又看向了皇上。
聽聞呵斥,雖然很多人都不敢抬頭,就算是老大人也只是抬眸一下就垂下眸子,但大多數人還是偷偷暗噓著皇帝的表情。
朝臣也迫切想知道真相!
君臣,朝廷,天命,本質上說就是人心所凝。
如果皇帝真幹出了這等沒有人倫的事,就動搖了大鄭的基石。
老皇帝何嘗不明白這道理?
這件事被捅破,怕連最忠誠的人也要猶豫和動搖。
這樣的皇帝,如何還能服眾?
哪怕是這樣的實權皇帝,在垂垂老矣之時,在維持住現在統治就已有些吃力,再多了這樣的把柄,簡直就是給已老的老虎拔牙!
老皇帝又驚又怒,直盯著劉信。
事已至此,有進無退。
劉信迎著皇帝的目光,咬牙繼續說:“這等謠言,實是可殺,臣請三司調查,將這等亂臣賊子束之於法!”
這話說的斬金截鐵,落地有聲,皇帝腦子“嗡”一聲,血立刻湧了上臉,鐵青著臉,大怒:“這等穢聞,怎麼能拿到朝堂上討論?”
“這不是小事,不僅僅毀謗皇上,更攻擊本朝神器,實不能寬宏或疏突,請皇上下旨,讓三司調查,將這等亂臣賊子束之於法。”
劉信立刻亢聲說著,頓時,整個殿內沉靜了,連根針也能聽見。
只是安靜沒維持多久,一個吏部侍郎竟從佇列中出來。
“臣附議。”
緊接著,又一個三品官在佇列中出來。
“臣附議。”
能上朝的宗室,也都在沉默後,一個個站了出來。
“臣附議。”
“臣附議。”
陸陸續續,不少人跟著站出來,紛紛表示支援劉信的請求,希望能下令嚴查此事。
就連排在最後的梁餘蔭,也在三成官員都站出來時,跟著站了出來,朝著上面磕頭,雖沒說話,但這一群跪下磕頭的官員的意思,已十分明確了。
“看來,這竟然是眾志成城了?”皇帝臉色鐵灰,面上毫無表情,突然仰天大笑,又倏地收了笑容,轉臉向著內閣問著:“你們呢?”
就在老皇帝這樣追問,以趙旭為首的內閣大臣臉上都閃過了痛苦,皇帝這樣太失常了。
本來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