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狂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6章 不奪人之愛,榮華路之我不為刀俎,修仙狂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景志剛正被守城的經費來源搞得焦頭爛額的,聽聞龔昌遇說計策,不由眼前一亮,甚為歡喜。他給龔昌遇滿上了一杯酒,可是龔昌遇並沒有立即端酒,站起來說,景大人,公田一千畝,年地租幾何?
一說到地租銀,景志剛心裡有本賬,鹹通年間南方農民租種水田是按肥沃程度來繳納地租銀的。武攸縣衙的公田都是武攸縣土質最好的區域,租銀在一兩到一兩五,一千畝水田最多也只有1500左右,修建城門和炮臺動不動就是上萬兩的銀子,十年公田租銀也不夠啊。
景志剛急著要買掉一半的公田,就不難理解了,他在心裡算了一會,才應道:“龔將軍,公田地租銀就一千多一點點。”
“哦。要是把公田全部轉賣,可以拿到多少銀子?”龔昌遇問道。
“按照目前的市價,一畝(相當於現在在0.92畝)上等水田十三兩銀子計算,統統出售一萬三千兩,不夠啊。”景志剛將桌子上的拿把鐵扇挪了挪。
“那你還忽悠本將軍說,一天之內湊齊十萬兩銀子,你這不是吹牛不打草稿嗎?”龔昌遇端起酒杯,用力一握,酒杯就碎了,他兩眼直盯著景志剛那滿是橫肉的臉。
“我……”景志剛不由額頭上冒出了密密麻麻的汗珠,拿出手帕擦了擦汗,“將軍,我剛才不是急嗎?”
“算了,你們這些進士出身的誇誇其談習慣了,本將軍也就不計較了。本將軍再問你,武攸城內商鋪幾何?課稅幾何?”
“大小商鋪五百有餘,課稅從十兩到一百兩不等,年收入大概一萬五千兩。”景志剛據實回答。
“非常好。我們就從商戶入手,讓他們自覺掏錢給我們修城門和炮臺。”龔昌遇重新拿了一隻酒杯,景志剛趕緊給他滿上了一杯。
龔昌遇說的從商戶入手,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在牛車上的時候,呂贊臣告訴他,景志剛以他人的名義在武攸城開了一家古玩商行,低價收購,高價賣出,裡面隨邊拿一件古董,就是幾百上千兩銀子的,鎮行之寶就是景明王朝都梁王的一把“閉月羞光”劍,少說也值三萬兩銀子。在整個武攸城,能夠一次拿出三萬銀票的商戶不下十人。
都梁王的拿把寶劍原本是在都梁小王城府邸儲存著的,景明王朝滅亡以後,王府是由縣衙派兵看守王府的。二百餘年過去了,武攸城的知縣換了二三十個,沒有誰敢打閉月羞光劍的主意。
景志剛初到任上之時,在老百姓和下屬面前把努力自己打造廉潔奉公、克勤克儉的“好知縣”清官形象。景志剛也確實為老百姓辦了一些實事,如減租減稅,興修水利清理護城河中的垃圾淤泥,組織人們在城南的玉帶河邊植樹造林,農忙季節還親自帶著手下下到鄉村去支農等等,贏得老百姓的信任。
在縣衙辦公的時候穿的都是打了不少補丁的衣服,老百姓還真的以為他們的“父母官”是西門豹重生呢。取得了一些政績之後,景志剛就有些飄飄然了。
半年後,他藉口縣衙的房子太寒磣,一家人不夠住,就搬進去了王府裡面居住了,王府成了他的私人府邸。
住進了王府以後,景志剛常常在想,為官一任,糊塗也是一天,清醒也是一天。做得再好,最終還不是人走政息,就算有一把“萬名傘”又如何?何不趁機撈一筆,國家的也好,民眾的也罷。
武攸城這座曾經的王城從來不屬於王族,王族只是這座城池的一個符碼。王城的一磚一石,一樹一木,一塔一寺,一橋一路,都屬於生於斯、長於斯的庶民,正是他們,演繹著王城的昨天、今天。連線過去與未來的,還是這些凡夫俗子。我景志剛不過就是一個匆匆的過客而已。
於是,景志剛開始對王府下手了,膽子越來越大,將王府內所值錢的寶貝據為己有,該賣的都買得差不多了,就剩那些金絲楠木的樑柱沒有拆了,開了一家古玩商行,監守自盜的景志剛三年間可賺了不少。
蒼狼軍到來之前,他將所有的銀子轉移到王府地下的暗道裡,因此他的財產毫髮無損,可是還在龔昌遇面前哭窮,好一個狡猾的貪官汙吏!景志剛怎麼也沒有想到,龔昌遇說的計策從商戶下手,就是要從他的古玩商行開刀。
“龔將軍,怎麼個下手法?”景志剛拿著公筷給龔昌遇夾了一個魚頭。
“陰先生,你給我們出個主意如何?”龔昌遇將頭扭向了身邊的陰老先生。
“將軍,老夫年紀大了,想不出什麼更好的法子來。不過修建城門,我第一個捐款。”陰先生從懷裡掏出來一沓銀票,數了數,“請你過目一下,一共是五千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