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十五章 駕凌楚州,天道罰惡令,東城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著一眾人離開,可以看得出來,十二人都是非常興奮的。在說話的時候臉頰都微微顫抖。
隨著陸笙的威名越來越高,蘇州玄天府的人自豪感也隨之拔高。因為他們是第一批跟陸笙的人,整個玄天府,只有蘇州玄天府才是陸笙嫡系中的嫡系。
不能跟在陸笙左右是他們的遺憾,當調令傳來的時候,蘇州玄天府幾乎一天之內完成了所有的任務交接向金陵狂奔而來。
七天之後,在沈凌極度不捨之下,陸笙帶著三百人浩浩蕩蕩的離開了金陵向楚州行去。
楚州位於大禹的南部,和吳州隔著一個濟州。在這裡,長江水路會急劇向南來一個急轉彎。這樣導致,雖然楚州也是背靠長江但地理位置卻是在南方很多。
這個世界的文明起源也是在黃河流域,隨著人口的增多,漸漸的向南擴張,過了數萬年的變遷才形成了現在的十九州。
雖然天下還是叫天下,可神話時期的疆土,可能連現在的十分之一都沒有。楚州在吳州的南邊,氣候也更加的溫暖舒適。
但因為楚州不像江南那般水源豐富,所以主產的還是小麥。不過因為氣候適宜,楚州的小麥每年也是兩熟。第一次在五月,第二次在九月中。
陸笙有意考驗手下們長途急行軍的能力,所以不許隨行的玄天衛動用內力,以跑步長途跋涉。
對玄天衛這些軍伍出生來說,雖然很久沒拉練了但也並無怨言。可是苦了一大幫被朝廷指派來協助陸笙的文臣了。
哪怕他們是坐著馬車,一路從金陵跑到楚州,路上的顛簸就能把他們折磨的夠嗆。
一路行了五天,一行人就橫穿濟州抵達了楚州。而這區區五天裡,一眾文官卻一個個都瘦了四五斤。
想減肥的看官可以試試,一頓吃下去的飯還沒來得及消化就被掂出一半,然後全天候,不間斷,持續性的震動刺激。一天瘦一斤完全不是夢。
到了楚州境內,七八個文弱書生一個個雙眼發黑的隨風敗柳。但好在,陸笙到了這個地方,也不再下令一眾玄天衛急行軍了。
楚州的風貌,和吳州果然完全不同。從到濟州的西南部時候陸笙就有了清晰的感覺。水道河流變得少了,群山峻嶺開始變得多了。
而到了楚州,這一變化更加直觀的體現在眾人的眼前。
楚州地域遼闊,有著極大的平原,也有著數不清的山脈。富饒的土地,和窮山惡水並存。而且更有意思的是,山脈和平原的分佈極為勻稱。這不符合大自然的規律。
山脈多,說明地殼運動劇烈。可在山脈之間,又夾雜著很多肥沃的平原。
就算單單看著楚州的地圖,給陸笙的感覺就是一副江山水墨。如畫一般的山水分佈,襯托著楚州的人傑地靈。
楚州的首府為安慶府,位於楚州的中央,彷彿一顆心臟一般輻射向周邊三十六個府城。除了府城之外,楚州還有獨立的七個城池。
這七個城池在楚州的意義非同一般,其中三個是軍城,因為軍鎮的存在而漸漸發展而成的城市。裡面居住的,也多是軍人親屬。
其餘的四個城,皆是曾經對大禹有過大功的門閥封地,隨著時間的推移,封地漸漸的進化成了城市。就像陸笙的東來鎮一般。不過陸笙家就是個小農村,比起那些家族組成的城市來說根本沒法相比。
七個獨立城雖然在楚州,可卻是超然於楚州。楚州太守不能管,陸笙這個楚州玄天府總鎮自然也管不著。
當然,不能管並不代表放任。他們可以自行管理自己,玄天府也不會設立到這些城市之中。可是他們要在管轄區內犯了事,那不好意思,該乾的還是得幹。
一行人來到安慶府,楚州太守賀行之和道臺呂向陽攜安慶大小官員在城門口迎接。
對於陸笙的到來,說心裡話,賀行之和呂向陽是不怎麼歡迎的。身為一州太守,賀行之為正二品封疆大吏呂向陽是從二品。
原本他們在楚州可以隻手遮天,但來了個陸笙這個正二品玄天府總鎮。偏偏玄天府獨立與內閣之外直接向皇上負責。
這等於在兩人的頭頂上懸了一把刀,在他們看來,這玄天府總鎮等同於欽差大臣。
雖然說平生不做虧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門。但誰也不希望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裡住著一個鬼吧?刀子懸在頭頂的感覺,真特麼不爽。
可不爽沒用,人都已經來了。陸笙一來,就等於三分天下。同樣是二品官員,該有的面子裡子都是要有的。
所以賀行之在得知一行人的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