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二十一章 朝堂瀲漓,天道罰惡令,東城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一聲呵呵,極其的刺耳,幾乎整個朝堂都聽到了沈凌的笑聲。

“南陵王,你竟敢在大殿之上失態?成何體統?”御史頓時眼睛一亮,連忙一句彈劾過去。

就算以前的南陵王沈若虛都沒有現在沈凌的待遇,至少,沈若虛是不會跟著姒錚上朝的,更不會站在姒錚的身邊。

當年的沈若虛雖然深得聖心,但那也只是在臣子的程度上。就算內閣不滿皇上處理國家大事首先想到的不是他們這些宰相輔宰,但四象家族是皇上的私臣,是大禹皇朝的規矩所以也合情合理。

可像沈凌這樣真正的常伴皇帝左右,除了皇上回後宮之外其他時間寸步不離那就過分了?你這是要做男寵還是咋地?再說了,沈凌是五皇子的人和陸笙是好朋友,彈劾你準沒錯,方向一定正確。

雖然御史低著頭面無表情,但眼中精芒快速的閃動著。

“於御史啊!你彈劾誰收受賄賂不好你彈劾陸笙?你不知道陸笙是大禹最有錢的人麼?他去年一年,交給大禹的商稅就多達二百多萬兩白銀。”沈凌不岔的說道。

而朝堂之上,六部各級竟然一個個都眼觀鼻鼻觀心的。誰也沒有開口誰也沒有參合。

“南陵王此言差矣,陸笙確實有錢但他有錢和他不收手賄賂並無絕對關係。皇上,臣手中有詳細的禮單作證,還請皇上明察。”

“這是什麼神邏輯?不差錢的人會冒著風險受賄?”沈凌正在反駁,姒錚卻突然開口打斷了沈凌的話。

“於愛卿,你說的禮單可是在去年陸笙剛剛上任到蘭州之後各方部落送給陸笙的禮單?”

“正是!”

“這件事陸笙已經請示過朕了,也是在朕的允許下收下來的。若只為這事,你且退下吧。”

“是!”於御史眼神陰沉的退下,但也在他的意料之中。如果一次彈劾就成功,姒錚不替陸笙兜著,那隻能證明姒錚都已經巴不得對陸笙動手了。

於御史的眼眸瞬間和人群中另一個官員交匯一下,無言的交流一閃而逝。

“啟奏皇上,臣有本要奏!”

“說!”

“皇上,義國公陸笙已經出任蘭州玄天府總鎮快一年了,而楚州玄天府總鎮遲遲沒有人選。玄天府責任重大,權柄也重大,皇上是否該任命一人出任楚州玄天府總鎮。”

這話說的,不只是姒錚一愣,就連滿朝臣工也是一愣。當初姒錚任命陸笙兼任蘭州玄天府總鎮所有人都知道,也就是說楚州玄天府總鎮從未空缺。這話……從何而來。

但這話卻又非常高明,因為陸笙兼任是姒錚御旨,而沒有進過朝堂公開討論。如果順勢推動此事,各方勢力為了自己的利益必定會全力為自己的人爭取楚州這塊肥肉。這是直接把陸笙端上餐盤啊。

“木愛卿,楚州玄天府總鎮也是陸笙兼任。這事,你不知道麼?”

“臣知道,但是楚州和蘭州相隔三千里,路途遙遠中間還間隔一個秦州。一個人跨越這麼遠的距離管理兩州……恐怕難以兼顧吧?”

“這一點木大人就不勞費心了。”沈凌眉頭微皺,今天怎麼回事?一個個都向陸笙開炮?是陸笙得罪什麼人了?

“陸笙來去楚州和蘭州兩地也就半天的功夫。木大人不是武道宗師,但也應該明白武道宗師境神遊天地間的事吧?”

“是啊,木大人,兩地相隔區區三千里,對陸笙來說並不算事。”姒錚也似乎察覺到了苗頭有些不快的說道。

“但是,陸笙一人統領兩州,為兩地封疆大吏,這……於江山社稷不利。古往今來,還沒有哪個官吏獨管兩州的。如果陸笙心懷不臣之心,其隱患太大。”

“木大人!”突然,一聲輕喝響起。

站在文武百官最前列的乃六大內閣。滿頭銀髮的賀行之回頭盯著木大人冷冷的喝道。

“你說的一人統領兩州,是指統領兩州兵權的鎮軍統帥還是我們文官同僚?”

這話一出,頓時讓木大人的臉色大變了起來。

大禹立國以來,軍功最重,那些門閥貴勳也多數軍中得的功勞而被封爵,也被提防。大禹對武官封賞最重,但也防範最重。賀行之這麼一句話,直接將文官體系擺在檯面上了。

而歷朝歷代的思維也是文人不可能造反,他們沒有兵權只有治理之權。所以權柄對於文官開放的很開,而對武將統兵的人數和地盤卻又極為嚴苛的限制。

就好比楚州三鎮軍,卻有三個統領,他們相互平級各不統屬,就是防止有人擁兵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紅樓之玉落誰家

玉人何處

楓葉情

打死不用le

末世創神

一五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