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2章 農牧局領導說了算
花玉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82章 農牧局領導說了算,1983:寒門破窯娶懵懂知青,花玉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土高鄉火車貨運站集散地,三十輛三輪車出出進進忙一早上。
二十萬斤洋芋裝了十個列車皮,八萬斤平菇袋子裝六個車皮,五萬斤青椒袋子裝了八個車皮,這批貨發往北疆朱總手裡。
秦川接過張春和路晶遞過來的出庫單據劃賬單據,在上面簽字,刷刷刷幾筆,跟以前沒什麼區別。
“春叔,拉著臉幹什麼?又不賠,賺的少了而已。”
從今天開始,洋芋是一毛三發貨,二十萬斤貨少了一萬四千塊錢收入。
平菇定好的是三毛錢一斤收貨,四毛五發出去,因為不能超過百分之三十漲價,從三月一號開始,收購價提高到三毛五,四毛五發出去。
給大坪村種植戶漲五毛錢的同時,自己賺差價賺的是一毛錢。
發那份檔案有一個好處,地頭種植戶的收購價能提高一截。
或許這是上領導們指導農業生產的根本目的。
韭菜、蒜苗、青椒也漲起來五分到八分,發價不超過地頭收購價的百分之三十。
張春好像很不樂意這麼幹。
“川子,想去年前年,咱跟大家五五分賺對半利,可惜呀,今年沒有前年的好事嘍。”
張春會看明白,農產品發貨這一塊,以後的錢會越來越難掙,別以為打一堵牆搭個大棚種青椒就能穩當賺錢。
“川子,明天下午,西京的那列車過來裝貨,青椒供應不上啊,其他地方的菜你又不收,這不行吧?”
火車運能提速,去年隔一天發一趟的情況有所改變,現在差不多一天就能發一趟貨。
還有二十輛貨車往四面八方發,蘭城到西京的高速路開通了,省了十二個小時,雖然多收了一筆高速費,相對二十輛貨車十二個小時能多拉出去一趟貨,這點成本可以忽略不計。
三月出去,三千萬斤洋芋發完,一天要發出去一百萬斤。
二十輛貨車二十四小時來回跑。
西京的李總說定西有多少他要多少。
從定西集散地往西京拉,上了蘭安高速,又節省五個小時。
秦川滿腦子想,到了九零年,從蘭城到京都也有了一路高速。
“我三叔在工地還是在辦公室?”秦川問張春,簽完字的單據給路晶拿回家錄電腦。
張春跟在他身後,一起去秦建文辦公室。
“川子,我哪知道你三叔在建築工地還是在辦公室,我一早上跟在你身後再沒離開過。”
一個小時前,張春有一會兒不在裝貨現場,秦川以為他跑鄉府裡叫秦書記去了。
兩個人進了鄉府院子,三叔車子沒停在院子裡。
秦川說過,工地上的事兒可以交給手底下幹部,他沒必要親自跑,他怎麼就不聽話呢。
“川子,我剛要去場地裡找你說事。”秦建文從他辦公室裡出來,手裡拿著一個麵包吃的嘴裡說的話聽不清楚。
“三叔,姓賀的主動問你了?”
秦建文左右看看,拽一把侄兒:“人家是咱縣裡農牧局領導,你稱呼他就稱呼賀局,幹麼說姓賀的?”
秦川進了三叔辦公室,抓起一個麵包咬了一大口,嘴裡抱怨:“不是今早出爐的啊!”
“昨天出爐的和今早出爐的有什麼區別?”秦建文斜他一眼。
侄兒吃麵包非要吃當天出爐的,什麼毛病。
張春不吃,說他早上喝早茶吃饃一肚子,中午吃飯前啥都不吃。
他跑來聽建文說昨晚周書記連夜開的春耕協調會議,看對大坪村有什麼影響。
“說了一大堆,都在說咱景寧縣要做好水利建設,大棚蔬菜建設,糧食安全生產建設,沒什麼實際意義。”
“農牧局領導沒提說收購我手裡洋芋的事兒?”
“提了,賀局讓周書記表態,就讓你把七分錢一斤的差價收益轉給農牧局,你是沒看見,周書記發火了,說他表什麼態,讓秦總答應三千萬斤貨運轉讓給農牧局?事兒能這麼幹麼?不能干涉秦總的平安貿易業務,是賠是賺他自己擔著。”
“再怎麼著,周書記是縣委書記,一個新調來的賀局還能把他拿捏住?”
秦建文說了大半天昨天開會場景。
周書記不支援農牧局的做法,賀局也拍桌子,說這就是咱們景寧秦總,寧願讓兩百七十萬被外面客商賺走,也不願讓這筆錢留在咱們景寧縣農牧局。
周書記氣的臉色鐵青,說秦總聽你農牧局的,會丟掉好不容易維持下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