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6章 十一月,村裡有一股不正常風氣
花玉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96章 十一月,村裡有一股不正常風氣,1983:寒門破窯娶懵懂知青,花玉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進入十一月開始,大坪村裡熱鬧氣氛有些不一樣了。
張家秦家李家王家藺家,平均下來,差不多隔五天就有人家辦酒席擺桌,全村人趁熱鬧。
從三月到十一月,大家憋著的一股氣兒終於要發散掉了。
大家不是走在去誰家吃席的路上,就是坐在誰家院裡吃席。
到了十一月底,大坪人吃席吃的有些厭煩了。
秦建文先煩,嘴裡抱怨:“川子,我怎麼感覺我每天都在吃席?一攤子工作再幹不順手,這樣下去不是辦法,你要管管。”
侄兒瞪眼:“我管得著嗎,我又不是村長。”
要管也是張春管的事。
秦書記手底下的工作不光是收高崖棉花,整個鄉十三個村裡的事兒多了去。
你天天坐桌吃席,喝兩盅酒開小車呼來喝去,川子說的,總覺得哪天要出事。
侄兒聽到親叔抱怨,稍稍有些疑惑。
“三叔,你怎麼可能每天都吃席?我在咱們村也就五六天吃一次。”
秦建文瞪眼睛:“你還說,外面咱秦家親戚辦酒席,你推在我身上讓我去,我能不去嗎,我一個人記兩份禮,可不是天天坐桌?”
秦川這才意識到,外村親戚,七大姑八大姨們也在十一月有七八家事情,大坪村秦家這一門人都要出人情隨禮,秦建文要去的禮,小川也要去。
話說回來,自己父母也不在人世,外面這些親戚們的人情往來,秦川也就是應付一下,婚嫁事情,人家請來了,讓秦建文代禮金去,人家不請,秦川裝作不知道。
可秦建文不能裝作不知道,小川不去,他要不去,親戚們關係就斷了,這樣不好。
十一月份出來,秦建文感覺每天都在坐桌吃席。
其實中間也隔了一兩天沒去,然後同一天去了兩家,平均下來就是每天去一次。
大坪人擺桌,要提前兩天做準備,大坪人感覺每天都在吃席。
大家說不影響小川老闆的收益。
土高鄉集散地每天進貨出貨,是定西洋芋和青椒,還有各鄉鎮的秋末冬初的韭菜,還有面包廠的一千多箱麵包。
這些貨要人力從集散場地拉到火車車廂跟前裝貨,主要勞力是大坪人。
三天兩頭參加酒席,肯定影響出貨出車進度,張春看在眼裡,也是憂慮。
“川子,十一月的收益肯定有影響,可你也不能擋著人家不辦桌呀,都是嫁姑娘娶媳婦代滿月的人家。”
秦川嘆一口氣,一個意思說明白:“春叔,這裡面隱藏著一股歪風,你看出來了沒?”
張春也嘆氣。
“我是大坪村的村長,我能看不出來,咱村四大姓差不多是四個家族,都在擺闊氣搞攀比,李家擺了二十五桌,花了八百塊,王家就要擺三十桌花一千塊。
看誰家桌上的紅燒肉冒的高,誰家的魚大,誰家的菜不是十三個是十八個。
去年咱村裡過了幾個事情,桌上菜吃的光光的,今年一看,半碟子半碟子剩下端下去倒桶裡,張旺拉過去餵豬,都不好意思餵了。”
秦川看在張春臉上,嘴上誇讚:“春叔,你能看出來這一點,你是好村長,當村長的你要帶頭,搞出來一些細則,把這股風氣殺一殺,耍耍你村長的威風。”
張春摸摸下巴:“要不咱搞一場憶苦思甜動員會?”
“憶苦思甜?”
這種活動十年前的的以前經常搞。
張春是好村長沒錯,可腦袋裡還是十年前的腦袋。
“咱打麥場上砌幾個土灶,熬兩大鍋玉米糊子,放一碗酸菜,不要一點油水,讓全村人從早到晚吃上一天,他們就能想起來六零年捱餓的光景。”
秦川皺眉頭,不太同意春叔的意見。
“你的意思,咱們回憶苦日子,該結婚的就不結婚了,該嫁姑娘的就不嫁姑娘啦?”
“也不是嘛,讓大家有這樣一個心情,現在的日子好是好了,但不要攀比浪費。”
秦川覺得這種事兒用吃憶苦思甜飯不能解決,張春肯定白忙活一場。
“你聽我說張村長,一個村裡人過日子,過的就是一個人情往來,大家收入高了,日子好過了,手裡有了活錢有了積蓄,誰不想風風光光?所以說,你的那招吃憶苦思甜飯只能讓人笑掉大牙。”
張春剛剛有的興奮勁兒被小川兩句話澆滅了。
“那你說怎麼辦?”
“寫倡議書,大字報那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