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世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九章 河南大捷,醫國高手,滴水世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情勢危急,填土已經來不及了,況且,泥土鬆軟,填進去也會被立即沖走。
王長喜不及細想,縱身跳進溝裡。
水流湍急,衝力極大,王長喜站立不穩,一下子摔倒,瞬間被河水給沖走了。
“隊長!”一隊隊員見此情景,大聲悲呼,然後沒有絲毫猶豫,接著一個又一個跳進溝裡。
又被沖走了兩名隊員,其他沒被沖走的隊員手挽著手,與岸上計程車兵連在了一起,頑強地站在河水之中。
這道“人體堤壩”讓水勢一滯,衝力小了許多,壕溝不再擴大。
“快,去搬糧草!”胡宣沒功夫檢視王長喜的死活,趕緊大聲喊道。
一袋袋糧食被扛了上來,扔進溝裡,不一會兒,把壕溝填上了。
後崗大壩算是保住了。
胡宣這才讓手下去找王長喜等三人。
馬寶趕上來,見大壩無恙,長吁了一口氣,見多鐸的船已經行到黃河中流,正在奮力往劃去,連忙一指那條船,命令道:“把那條船給老子擊沉!”
十名持槍的“夜梟”聞命趕到河邊,舉槍就打。
“呯呯呯!”
一輪槍聲過後,就見船帆被擊落,那條船在河上開啟了漂,繼而被船工穩住,頑強地往北劃去。
槍再也夠不上了,馬寶只好眼看著那條船搖搖晃晃靠向北岸,氣得一拍大腿:“嘿!還是讓多鐸給逃了。”
這時候馮雙禮、林正平趕到了,分別與馬寶見禮。
“雙禮,林將軍,現在不是敘話的時候,咱們先解決清兵,回到開封再敘話,如何?”馬寶道。
“但憑伯爺吩咐。”馮雙禮、林正平拱手說道。
“好,雙禮,你帶兵於左,林將軍,你帶兵於右,本爵居中,分三路追上去。這三萬清兵就算上天入地,也要全部殲滅,否則,留在河南終究是個麻煩。”
“末將遵令!”
馮雙禮、林正平大聲領命。
“胡宣!”
馬寶想了想,感覺林正平的力量單薄了些,連忙喚道。
“卑職在!”胡宣剛剛找到王長喜三人的屍體,正在悲憤之中,聽到馬寶呼喚,連忙過來聽命。
“長喜找到了?”馬寶問道。
“找到了,人已經不行了。”胡宣回道。
“行了,別難受了。打仗還能不死人?你暫歸林將軍指揮,把仇恨發洩到韃子身上去!”
“遵命!”胡宣大聲應道。
“行動!”
馬寶一聲令下,明軍三路人馬像三股洪流,往西追殺清兵。
武器、士氣均不及明軍,帶兵主將一個逃走,兩個被殺,一條大河相隔,想回到北岸也不可能,馬進忠帶兵已打下滎陽,就算逃到鄭州,也是死路一條。
庫勒擦和兀裡昧也算聰明,知道明軍不殺俘虜,走投無路之下,只好率軍投降。
西安的吳三桂按照多鐸的戰略構想,本來蠢蠢欲動,想借黃河決堤之機加入河南戰場,聽聞多鐸大敗,只好打消了這個念頭,縮在西安城裡,一動不敢動了。
李定國大軍來到開封,第一件事就是救助百姓。
朝廷的救濟還沒到,軍糧也不多,只好在府衙前設了粥棚,讓百姓每天都能吃上三頓粥。
此舉也只能幫百姓暫時活命。
另外,派軍隊到百里以外的嵩山砍伐木頭,燒製磚瓦,幫百姓重建家園。
……
八月初八,李定國的報捷摺子以及《大明週報》隨軍記者寫的一篇記實報導《肉體築起的堤壩》,就到了朱由榔的案頭。
朱由榔看完摺子,再看完那篇報導王長喜事蹟的文章,那顆久懸不下的心,總算是放下了。
“李洪,宣內閣上殿議事。”
“嗻!”
李洪退下去傳旨。
朱由榔對楊愛與陳貞慧道:“河南的事,總算有了一個完美的結局,朕這心終於是入下了。接下來,如果治理這個滿目瘡痍的大省,倒是成了大問題了。”
“陛下,河南的事取得這麼完美的結局,看似是軍事上的勝利,其實是政治的勝利,是陛下大仁與清兵不仁較量的結果。若非清兵不仁,林正平也不會臨陣倒戈;若非陛下愛民如子,王長喜也不會奮不顧身。”楊愛看著情郎英俊的面容,滿懷崇敬地說道。
“呵呵呵,你呀,朕說的是治理的事,你倒給朕歌功頌德起來。”朱由榔知道,在楊愛眼裡,自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