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世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八章 兩長兩短,醫國高手,滴水世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黃爺,既然您已經都知道了,也不隱瞞自己的身份,那能否將此行的目的見告?”兩人各飲了幾杯酒之後,陳子壯問道。

“呵呵,陳大人,你這可不對啊。”

“怎麼不對?還請指教。”

“我要是你,一個字都不問,秘密將我交給你們的皇帝,由他親自問話才對。關鍵是,有些話我敢說,怕是你不敢聽啊。”

“黃爺,您可能不知道,我已經致仕了。”

“致仕?為什麼?”

“原因有兩條,第一,我看朝堂諸公自蘇觀生之下皆昏庸之輩,鼠目寸光,不足與謀,陳某不願與他們共事。比如,此次南海大捷,若依我意,大軍乘勝進擊肇慶、梧州,縱然不能生擒黃爺,怕是也必遭重創,須退回廣西,自此廣東之地再不復為黃爺所有。然而,皇上不聽我見,執意屯兵三水,任黃爺從容退去。這也罷了,畢竟是同室操戈。可是,清軍佟養甲、李成棟已經迅速打下福建,不日就將進攻廣東,依陳某之意,必須迅速將戰略重點東移,增加惠州、潮州守衛兵力,另外,調林察水軍東移,以便機動側應。可是蘇觀生卻說,清軍剛打下福建,沒有三個月的休養,是不可能這麼快進攻廣東的。所以,這幾日滿朝文武忙著郊天、祭地、幸學,慶祝勝利。唉,陳某無奈,只好上了致仕摺子,回鄉編練武裝,修葺城防,以圖保家鄉。”

陳子壯知道,自己必須先將想法合盤托出,否則,朱由榔是不會吐露半個字的。

一聽陳子壯這知,朱由榔心中一動:“集生公,那第二條原因是什麼呢?”

“第二條原因跟黃爺有關。當初隆武帝被執,我是支援您來監國的,畢竟您才是萬曆爺的嫡親血脈,為此還跟蘇觀生大吵了一架。可想而知,紹武帝登基,哪有我的好日子過?”陳子壯答道。

對於這段往事,朱由榔是知曉的。當初,他這副身體的原主也曾令人來請陳子壯,不過,陳子壯沒有應召。

“那,當初你為什麼不去肇慶呢?”朱由榔問道。

“實不相瞞,黃爺,我跟丁魁楚有極深的矛盾,他當首輔,權勢日盛,我看不慣他自私無恥的嘴臉。因此不願奉詔。”陳子壯答道。

“集生公,既然你以誠相待,那我也報之以誠。在我看來,你有兩長兩短,不知願意聽嗎?”朱由榔問道。

他聽了陳子壯的話,心裡有底了:“這陳子壯在紹武朝過得並不舒心,加之本來就心向我永曆,故而辭職不幹。看來,只要我能展示自己的戰略眼光和才學,一定能收歸我用。即使不能,想來小命也能保住。”

“請黃爺賜教!”陳子壯拱手說道。

他一直稱黃爺,沒有改稱呼,一方面“黃爺”同“皇爺”,不失恭敬;另一方面,沒有看到朱由榔的底牌,不知道他值不值得自己效忠之前,他也不會投靠。

“好,那我就直說了。先說兩長。”朱由榔站起身來,把手一背,邊踱步邊侃侃而談。

“第一,忠心耿耿。無論心向永曆,還是棲身紹武,還是辭官回鄉以圖保家鄉,都是緣於忠於大明。這一點非常難得,值此風雨飄搖之際,尤其在清兵屠刀之下,很少有人能做到這一點了。”

“第二,遠見卓識。能獻出迅速西進,迫我退入廣西之策,又能見到清兵即將兵臨城下,眼光確實不凡。”

一聽朱由榔對自己的看法如此之高,陳子壯大生知遇之感,連忙站起身來遜謝:“黃爺謬讚,陳某愧不敢當。只不知,在黃爺眼中,陳某所短為何?”

“未盡全忠,此短一也。”朱由榔道。

“未盡全忠?此話何意?”陳子壯不解地問道。

“你既知我為皇室正統,自應竭力盡忠,怎能為一丁魁楚而放棄?難道就因為有奸臣在朝,忠臣就不盡忠了嗎?再者,你既入紹武為官,就當竭盡全力輔佐,紹武帝一日不納忠言就爭一日,不能因為政見不同不撂挑子不幹,或者賭氣另起爐灶,這是忠臣所為嗎?總起來說,還是性格之中有放任自我的因子,而忘了君臣大義。”朱由榔毫不客氣地說道。

一聞此言,陳子壯登時醒悟,細細一想,確實不算全忠。其實,永曆帝還是給自己留了面子,自己也曾在崇禎帝、弘光帝駕前為臣,在二帝蒙難之後,如果是忠臣,自己就該自裁。不但沒有自裁,反而避難回到家鄉,自己給自己找了個理由,說是“儲存有用之身以侍明君”,那不是掩耳盜鈴?能欺得了天下人的眼睛?後世史書上自己能落個好名聲?

想到這裡,陳子壯冷汗直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驚!我成了女頻文主角

魚刺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