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雅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五十章 出宮5,廚妃升職記,久雅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日一恍而過。

白玉小莊還在羨慕何嬤嬤又能陪同臨夏出宮去。

何嬤嬤早起收拾著心裡,卻是抑制不住的悲傷。

要不是臨夏不時給她幾個“惡狠狠”的眼神,她當場就能哭出來。

此去,兩人一起。

再回來,便只剩她一人了。

這屋內,除了這次出門,除了帶了幾套換洗衣裳,什麼都是原來的模樣,確實再也等到回它們的主子了。

祈福隊伍,是在慈慶宮門口集合的。

太后老人家,多次遭受驚嚇,又被天象之說支配,精神甚是不濟。

不過知道大家一片孝心,撐著倦怠無力的身子,親自給大家送了行。

眾人跟隨著皇后,給太后說了幾句寬心話和祝福話。

太后一一受了,看著眾人的目光,頗為欣慰。

而獨孤煜,也在下朝之後,過來了一趟。

臨夏在人群中,衝他微微一笑。

他眼神溫柔了一瞬,看向他人的時候,依舊高冷清淡,開口叮囑皇后幾句,甚是官方。

時候也不早了,該出發了。

一行隊伍,三五為群,浩浩湯湯的來慈慶宮,浩浩湯湯的離了慈慶宮。

臨夏站在宮門口,腳步停駐了一下,迴轉身。

獨孤煜的目光,正也落來。

四目相對,她鼻子有些發酸。

邊上德妃,低聲笑話:“這也就去七天,這就不捨得了。”

不捨得,是不捨得啊。

看著獨孤煜溫柔淡笑。

她狠狠心,收回了目光,大跨步出了慈慶宮。

再見了,皇帝陛下。

*

靜心庵,就坐落在京城東面,觀音山上。

自藍照國開國之初,她就在那了。

原本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庵堂,經年累月的發展下來,漸漸形成了今時今日,香火不衰,天下第一庵的規模。

靜心庵所坐落的觀音山,也是後來改的名字。

原本叫個五洩山,因為沿途往上,風景秀美,共有大大小小五處瀑布,故而得名五洩山。

後來瀑布枯竭,只在雨後才能出水。

這水不長流,山便少了靈氣。

也不知道是不是靜心庵的尼姑們造的噱頭,沒了四季長流的瀑布,不知道從哪裡挖出一尊石頭,上圓下長,頭窄身寬,像個人樣。

靜心庵的姑子們,僱了腳伕,把這碩大的人形石頭,給抬到了庵堂裡,日夜香火供奉著。

也是怪了,那一塊看著只是粗粗有點人樣的石頭,竟像是化靈了一樣,接受多年供奉朝拜後,沒有任何斧鑿痕跡,看上去卻和庵堂裡供奉的觀音相,越來越相似。

有人便說,這是觀世音娘娘,考驗凡人虔誠,在感受到凡人的誠意後,要化出真身了。

一傳十,十傳百的,生生把香火都快要斷了的靜心庵,傳的香火鼎盛,香客絡繹不絕。

而五洩山沒了瀑布,卻出了一尊觀音,漸漸的,也改名成了觀音山。

至於靜心庵,託這觀音真身的福,做大成了今時今日的樣子。

這些,都是沿途,德妃告訴臨夏的。

年代久遠,關於各種真假,也無從考究了。

德妃回憶起兒時:“觀音山到了夏天,是個避暑勝地,但凡落過一場雨,那五條瀑布便會重現,水勢湍湍,沁涼的很。我小時候,祖母帶我去過幾次。或許你也來過,只是你不記得了。”

臨夏應的有些隨意:“哦,可能吧。”

這一路,德妃總覺得臨夏心不在焉的。

終是忍不住,有些擔心道:“臨夏,你怎麼了?”

臨夏:“沒事,昨天晚上沒睡好罷了,不陪娘娘聊天了,我眯會兒。”

德妃想說什麼,看她閉上了眼睛,也不做聲了。

靜心庵並不遠,半日不到的光景,車隊便已經到了山腳下。

石階休憩的十分平整,從磨的光滑階面來看,此處果然是香火旺盛。

再往上,馬車是行不了了。

但是這群尊貴的女人,自是不可能徒步登山。

早有十多成軟轎等著了。

階梯狹窄,並行能容四個人。

抬轎將將只夠一轎通行。

雖說這次出宮,規矩不及上次狩獵多。

該遵守的,還是得遵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九八做星嫂

李一一

[網王]立海大的撿球替補

嬌綠

妖女修仙錄

無組織

甜心栽跟斗

閃啊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