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耙耳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0章 改造加速!!!,我在初唐開雜貨鋪,北冥耙耳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驪山腳下。
經過幾天的連續奮戰,倉庫的鋼骨架和頂棚終於搭建完成。
接下來開始安裝陽光板。
然後安裝門窗,拉電線,裝發電機。
一番忙碌下來,又用了一週時間。
終於,一個寬敞明亮、乾淨整潔的倉庫呈現在了莊舟眼前。
看著眼前的倉庫,莊舟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總算是把這件事給辦妥了。
有了這倉庫,以後現代的東西都將從這裡進入大唐。
而這裡,將是連線大唐和現代的渠道口。
接下來,就可以開始他的打造大唐大業了。
因為有了敬獻精鹽和水泥製法,如今莊舟在朝堂的威望越來越高。
那些原本還不太瞧得上他的人,如今都已大有改觀。
不得不為莊舟的才華和大公無私所折服。
試想一下,單就這精鹽製法若是交給世家大族,便可以富甲天下。
可莊舟倒好,全然不在意就給獻了出來。
還有這水泥製法。
如今這段日子,將作監也陸續開始製作出了水泥。
並開始在長安多處使用,鋪設道路。
但凡有見識的人,都看得出這水泥的用處有多大。
僅僅是修房造屋就可以賺得盆滿缽滿。
另外。
水泥還可以鋪路架橋,修築城牆。
這用處可太大了。
甚至有那樣一天。
等到水泥普及大唐天下,那該是如何的一番景象?
真是不敢想啊!
現在的將作監也是格外耀眼。
有了李二等朝臣的重視,經費撥付就遠超以往任何時候。
將作監也是爭氣,嘗試著各種不同的原材料。
以期找到製作水泥,最好的配方。
同時。
將作監也注重提高生產效率,加班加點的搞。
想的是能夠更快地滿足大唐對水泥的需求。
現在才是貞觀七年,需要基礎建設的地方可太多了。
市場量巨大啊!
而這段時間裡,因為驪山開始下雪。
莊舟也就沒再去驪山。
現在就想著趕緊多搞點水泥出來。
先把長安到驪山這段路鋪出來。
有了水泥路,以後交通就方便了。
接下來,甚至電動三輪車都可以先搞過來拉貨了。
明面上來看,莊舟都是處處為著朝廷考慮。
可打心底,就是想把自己的事業搞起來。
在這個過程中,莊舟作為技術指導,也得到了將作監中許多工匠的尊敬和欽佩。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大唐的水泥生產線終於建立了起來。
這種神奇的材料開始在建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而大唐的建築業。
也因為這神奇的“水泥”,開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
從皇宮到寺廟。
從橋樑到道路。
處處都可以看到水泥的身影。
它為大唐的建築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堅固和美觀。
也為大唐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莊舟看著這一切,心中無比欣慰。
因為這都是因為他的參與,而讓大唐的歷史軌道出現了拐點。
不過嘛!
這才只是一個小小的開始呢!
……
時間一天天過去。
水泥的製作已經逐漸步入正軌。
接下來的日子裡。
莊舟又開始著手將精鹽製作之法整理成冊,並呈交給了李二。
李二對此非常重視,立即召下旨設立了專門的鹽務機構,負責精鹽的生產和銷售。
在莊舟的幫助下,這個機構採用了類似於後世的工業化生產模式,大大提高了精鹽的產量和純度。
而精鹽的價格,也被朝廷嚴格控制在了一個合理的範圍內,確保了百姓們能夠吃得起鹽。
隨著時間的流逝。
大唐的百姓們逐漸發現,他們餐桌上的食物變得更加美味了。
原本苦澀難嚥的鹽巴,如今已經變得純淨無味,更是能凸顯出食物本身的鮮美。
這一切的改變,自然都得益於莊舟的精鹽製作之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