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親雪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8章 跟爸爸的很多個約定,華年,親親雪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回到港城一個星期,喬伯文漸漸適應了這座海邊小城,幼兒時期的回憶也漸漸鮮活起來。他的“狗朋友”喬貝蒂已經很老了,不能陪他上竄下跳了,大多數時間只是懶懶地趴在他腳邊。他的爺爺奶奶也老了,常常追不上他,得在他身上栓根繩子,才能牽住他。
吉祥路從來都不寂寞,但是隨著孩子們相繼離家,老人們依然能感受到時光如箭。喬伯文來了之後,鄰居家的爺爺奶奶都說,他跟他爸爸真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感覺小喬楠又回來了,真好啊!
火災那一晚,老喬的腰傷得不輕,但是他死扛著,沒有告訴兒子。小童漸漸有了擔當,他不那麼累了,就把大多數精力都放在了孫子身上。這個小傢伙,從小就缺少父親的陪伴,媽媽又顧不上他,他雖然不缺吃穿,但確實是個小可憐啊!
老喬從老房子地下室裡找出了那輛大金鹿腳踏車,喬伯文還隱約記得,那是爺爺給他做的“寶馬”。老喬每次都把腳踏車停在餛飩館門口,讓小童把孫子抱上來,然後他就推著車子在老街來回溜達。
喬伯文最喜歡跟爺爺去老市場,也喜歡那裡賣的各種小零食,尤其喜歡吃糖糕。爺爺樂呵呵地說“你跟你小姑姑一模一樣,就喜歡吃零嘴啊!”
在陽光溫暖的午後,老喬偶爾會帶著孫子去海邊轉轉。跟媽媽在一起時,喬伯文沒有機會坐公交車,所以第一次跟爺爺坐時,他興奮得東張西望。小孩子嘛,大概都覺得這個會奔跑的“大鐵箱子”很神奇吧!
冬天的海邊很冷清,從北邊吹來的海風凜冽潮溼,所以老喬總是提前查好天氣,把孫子裹得嚴嚴實實的。他牽著孫子的手,絮絮地跟他說“以前港城沒有那麼多人,每次來趕海,都能撿到很多蛤蜊。你爸上小學那會兒,還能撿到來著。現在呢,不知道是人多了,還是海貨少了,很難再撿到咯!”
喬伯文聽不懂爺爺的話,但是他很開心地追著海浪,驅逐著海鳥。老喬扶著腰,欣慰地看著他跑來跑去。小傢伙總算不鬧著找媽媽了,他在港城生活得很快樂。
但是喬伯文也弄不明白,為什麼爺爺總是彎著腰呢?晚上回到家,還要齜牙咧嘴地換膏藥。奶奶常常板起臉來訓他,說他不把自己的身體當回事。爺爺也不還口,趴在床上,樂呵呵地聽著相聲。
喬伯文到了港城,接受到完全不同的文化薰陶。媽媽最喜歡給他放英文歌,偶爾給他放個動畫片,還是英文的;到了港城,奶奶喜歡聽那些女高音歌唱家唱的紅歌,爺爺喜歡聽評書和相聲。喬伯文也不知道自己的品味怎麼樣,但是他喜歡躺在床上喝奶粉,喝完了就打著滾跟爺爺一起哈哈大笑。
爺爺笑著笑著就傷感起來“你爸小時候,也喜歡這樣跟我玩兒。”
爺爺總是不經意間就提起爸爸,他嘴上不說,但一定很想爸爸吧?
年紀大了,李蘭芝也日漸柔和,丈夫忙碌時,往往是她帶著小孫子,教他古詩詞,備課就把他放在腿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上,抱著他一起備。
喬家的客廳有一張長長的飯桌,那是搬家時特意找木匠定做的,因為以後家口會越來越多,他們索性就把飯桌做得大一些。平時子女不回來,那張長桌子,就變成了李蘭芝教課的課桌了。
在喬伯文眼中,每天都有不同的人來找奶奶,他雖然聽不懂,但是能看得出來,他們是來求奶奶的,知道他回了港城,那些人還給他買衣服買玩具,那不就是“賄賂”他嗎?
他不知道奶奶的輔導班有多火,很多家長都想把孩子送進來。但是李老師堅持自己的原則,每天中午、晚上各上一個小時的課,週日休息,每個班固定十個人,多一名她都不收。
她的理由很簡單“學生一多,我照顧不過來,不能進行充分的指導。要是收那麼多學生,我的輔導班跟普通課堂有什麼區別?我辦這個班有什麼意義?”
金牌老師辦的輔導班就是有這種優勢,有經驗的家長都會判斷。很多輔導班一開啟名氣,就大規模招生,招的老師還都是沒有經驗的畢業生,怎麼可能跟李蘭芝這樣的老江湖比呢?
每當有人央求她多開幾個班時,李蘭芝也會乾脆地拒絕“我都活到這把年紀了,還有什麼事看不明白呢?賺錢、工作那都不是事,我得給自己留出時間來,陪陪家人,做我想做的事。”
喬伯文是不懂這些的,但有時奶奶一上課,他就會被送到一個老外家裡,跟一位藍眼睛黃頭髮的阿姨學英語。阿姨家裡有好幾個小朋友一起學,再也沒有人問他為什麼沒有爸爸了,喬伯文又變成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