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親雪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0章 銀行卡里的餘額,華年,親親雪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舅舅要動手術,他的兩個姐姐都如臨大敵。三十萬的費用尚且難不倒李蘭嵐,她把錢準備好了之後,她的弟媳王桂蓉卻跟她說:“二姐,我們先借你二十萬,等蘭雲病好了,我們肯定會還。”

李蘭嵐愕然:“你們的家底都快花光了,從哪兒湊的十萬塊錢?”

王桂蓉答道:“大李家捐款一萬多,蘭雲經常發表文章的那個雜誌社發了一個捐款通知,也捐了有兩萬多;還有,我把家裡的房子賣了,賣了6萬多。”

李蘭嵐急得跺腳:“你瘋啦?家裡還有我呢,還不至於賣房子啊!”

王桂蓉侷促地說道:“我們已經欠了你們太多人情了,手術後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可能還要借錢,那些事情我們都沒法預料。但是我們現在還有一點能力,能承擔一些,所以……”

李蘭嵐支住了頭,聽著弟媳繼續說道:“等蘭雲做完手術,我們就搬到媽那裡,媽平時照顧她,我就出去打工,掙錢還債。”

事到如今,李蘭嵐也只能同意了。都說上天不會辜負堅強而又勤奮的人,她迫切地希望,上天不要再辜負弟弟一家。

姥姥不希望這個手術全家人都在醫院裡守著,所以,醫院裡只有姥姥、李家兩姐妹、舅媽。寶慶、閔佳照常上學,喬建軍還在家裡看店,但是他時時盯著電話,等候調遣。

對於店裡的生意,老喬一直挺揪心的。老百姓的收入越來越高,就意味著選擇的餘地越來越大,餐飲業越來越不好乾。從去年開始,這條街上冒出了各種各樣的小吃店,他的生意就冷清了。幸虧某個好心人替他在網上打了打廣告,有不少外地人慕名而來,為店裡增加一絲人氣。

五一節前後,來店裡吃飯的遊客更多了,生意要比以往好一些。去年港城電視臺過來採訪過,今年生活頻道又要來採訪。喬建軍一頭霧水,後來才得知,是街道辦的人推薦的。建立文明城市,離不開文明市民,在市裡面下達“尋找文明市民”的指使後,吉祥街街道辦事處第一時間推薦了喬建軍。電視臺來採訪,街道辦的那幾位工作人員也能露臉。

電視臺來那天,正好跟小舅子手術趕到一天去了,兩邊都沒法協調,喬建軍只好祈禱別出什麼岔子。萬一有情況,他就把店交給小童,他隨時能去醫院。所以,他對小童進行了一番培訓,從食材的選擇、高湯的熬製,等等,讓他把每個環節都記清楚,要讓觀眾知道,他是如何以一顆工匠之心,來對待這些食物的。

那天記者來了之後,先拍了幾個吃餛飩的鏡頭,然後發出了幾聲誇張的感嘆,便進入了採訪環節。

“我們聽說,喬老闆不僅餛飩做得好吃,還是一位心存大義的老英雄。他十年如一日地照料一位烈士家屬,還將自己的兒子送到了軍營,這種大愛,這種家國情懷,都讓我們動容。您能跟我們說說,您為什麼要這麼做嗎?”

這跟老喬準備的內容一點都不一樣,他困惑了一番,說道:“都是街坊鄰居,互相幫忙而已,哪兒有什麼動機啊?”

面對不開竅的喬建軍,記者繼續煽情:“十一年前,烈士董大明犧牲在抗洪第一線,他的母親隨他而去,只剩下一位老父親留在人間。聽說你們每年大年三十都在一起吃年夜飯,給孤苦伶仃的烈士家屬送去了濃濃溫暖,我們很佩服您。您能說一下堅持做這件事的動力是什麼嗎?”

喬建軍的神色漸漸冷了下來,他明白了,這並不是一個美食節目,甚至跟他的店一點關係都沒有,他們是來採訪別的。

老喬示意關一下攝像機,然後跟記者說道:“記者同志,這個節目,不是介紹我家店的?”

“呃……我們把您的先進事蹟拍下來,肯定對店裡生意有幫助嘛!”

老喬大失所望,不悅就寫在了臉上。他十年如一日地照顧老董,卻並不想以此出名,來為自家店爭取更多客戶;他也不想消費自己的兒子,兒子就是一個普通的軍人而已,怎麼能讓他為自家店打廣告呢?

“怎麼了?喬老闆,有什麼為難的嗎?”

喬建軍如實說道:“記者同志,您說的沒錯,街坊鄰居都在我家過除夕,但是,我們都沒有說是為了老董,我們也不想以此做文章。”

“嗯?”

老喬低聲道:“老董是烈士家屬,孤身一人,生活也有很多不便。但我妻子常說,不要以憐憫的眼光去看他,更不要將他當成弱者,他只是一個普通鄰居。所以,這麼多年來,我常常喊老董過來幫忙,他是這家店的編外人員。其他鄰居忙不過來,也喊他去幫忙。你們看,這不就是很正常的鄰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逍遙雷王

元如一

重生之娛樂帝國

大刀闊斧

龍的煩惱

丟丟

戀戰星夢

韓錯

十佳女

冬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