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聽落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八章 故事的由來,吾家阿囡,閒聽落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嚇暈過去的潘二太太,以及哭傻了的潘九娘子被抬回別業,符太太急急忙忙讓人請大夫,給兩人灌安神湯,史大娘子叫過跟隨的人,查問究竟。 潘二太太很快就醒了,一邊痛哭,一邊抓著史大娘子追問那個小娘子有什麼冤屈,活下來沒有,能不能幫幫她。 她能聽懂的平江話極其有限,那位小娘子那一通控訴,她一個字沒聽懂。 史大娘子敷衍了幾句,吩咐燃起安息香,潘二太太痛哭了一會兒,就睡著了。 符太太和史大娘子出來,符太太問道:“怎麼回事?” “是海稅司絲綢主事陳正言的小女兒,太子賜宴那天,她也來了。” 史大娘子的話頓住,想著那顆光彩奪目的貓眼,片刻才接著道:“說是她們父兄被拿,家產抄沒,是因為貴人爭權奪利……” 史大娘子低低說了陳小娘子那些控訴,符太太聽的眉頭緊皺。 “……我讓別業隨侍過去的嬤嬤和護衛把各自聽到看到的都細細寫下來,您得給世子爺寫封信,告訴他這件事兒吧,這是大事。”史大娘子看著符太太道。 beqege. “好。”符太太輕輕拍了拍史大娘子。 這事兒雖然是史大娘子經手詢問的,但這封信讓史大娘子寫可就不合適了。 “你二嬸……” “不能告訴她。”史大娘子立刻答道。 “我也是這個意思。”符太太嘆了口氣,“這位陳小娘子,她既然一家四代都在海稅司,海稅司的俸祿有多少她不知道麼,她家裡有多少家產,哪兒來的,家裡的吃穿用度得多少銀子,她不知道麼?唉!” “已經四代人了,早就理所當然天經地義了。”史大娘子語調淡漠。 “陳小娘子這一死,還不知道會不會鬧出什麼事,我已經和洪伯說了,讓他安排人留心平江城的動靜,臨海鎮有楊五呢,不用咱們操心。 “可我明天一早就得趕回杭城,太子爺後天就到杭城了。平江城這邊萬一有什麼事兒,你能不能先撐一撐?我讓四姐兒留下來陪著你。”符太太看著史大娘子道。 “好。”史大娘子答應的爽快乾脆。 ……………………………… 陳小娘子出事兒的戲樓是平江城最奢華也最熱鬧的戲樓。 平江城絲綢行是江南兩大絲綢行之一,除了織坊眾多,也是遠到徽州以西的各地絲綢的集散之地,城裡城外,依附在絲綢生意上的人家不知道有有多少。 太子賜宴拿人當晚,平江城就像被無形的風暴捲過,隔天的戲樓幾乎空無一人,酒樓茶樓倒是人來人往,可來往的客人幾乎個個神情凝重、步履匆忙。 坐滿人的酒樓茶坊裡,沒有了往日的喧囂熱鬧,整個平江城彷彿都被籠上了一層前途未知的凝重壓抑。 抄了幾家在海稅司任職的官吏,再到世子爺侍奉太子爺離開平江城,南下巡視,籠著平江城的那份壓抑散開了些,戲樓裡重新熱鬧起來。 出事當天,在戲樓演出的是掌櫃重金請來的名班名角兒,樓上樓下坐無虛席,陳小娘子一通控訴捅死自己之後,看戲的人一湧而散。 這樁事遠比大戲精彩,當眾捅了自己的是個年青好看的小娘子,又是最牽動平江城人心的海稅司絲綢案所涉人家,幾乎集齊了所有牽動人心的要點。 這樁事隨著一湧而散的看戲人群,比疾風還快的傳遍了整個平江城,再接著往外傳播。 至於口口相傳之後,傳成了什麼樣,五花八門肯定不足以形容。 李小囡知道的頭一個版本,是尹嫂子傳過來的。 尹嫂子趕得一頭熱汗,衝到李小囡面前,兩隻眼睛瞪得溜圓。 “出事了,出大事兒了!” “啊!那可不得了!出什麼事兒了!”梅姐嚇的臉都白了。 尹嫂子可是個極有見識的穩當人兒,她都急成這樣了,這事兒可太嚇人了! “梅姐給尹嫂子倒杯茶。”李小囡忙拍了拍梅姐,再示意尹嫂子,“嫂子先緩口氣,坐下說話。” 梅姐飛快的倒了杯茶,送到尹嫂子手裡。 李小囡見尹嫂子急著說話,忙衝她擺手笑道:“嫂子別急,先喝口茶。” 尹嫂子接過茶,一口一口喝了,舒了口氣,看著梅姐笑道:“還是咱們阿囡沉得住氣。” “阿囡厲害著呢!”梅姐笑接了句,接過杯子,又倒了一杯茶,放到尹嫂子面前。 “真是大事兒!一條人命呢!”尹嫂子往大腿上猛拍了一巴掌,“一個小娘子,在天韻戲樓戲臺上,自己把自己捅死了,一地的血!” “唉喲!”梅姐一聲驚叫。 “你先說誰告訴你的,告訴你的人怎麼知道的?”李小囡微微蹙眉。 “我有點兒急了。”尹嫂子深吸了口氣,“是咱們布莊隔壁那家糕點鋪子送貨的孫阿婆,孫阿婆往隔了兩條街的劉家送點心。 “劉家老太太是個戲迷,今天在天韻戲樓唱戲的是梅家班,但凡梅家班的戲,老太太是必定要聽的,今天一大早就去聽戲了。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