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聽落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八章 咱倆有緣,吾家阿囡,閒聽落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家老爺子一早出城,看了一整天,沒再讓李金珠過目,直接就定下了一個原本做線香生意的一間小作坊。 第二天,張老爺子從自家貨棧挑了三四個穩妥漢子,趕著輛車,將李家那一院子雞蛋送到小作坊。 尹嫂子從街頭茶坊叫了個閒漢,給了一把大錢,讓他跑一圈,告訴昨天定好貨的石灰行等各家,趕緊把貨送到小作坊。 李玉珠、李銀珠跟著頭一輛車過去,李金珠和尹嫂子先趕到離作坊最近的牙行,挑了兩個粗壯婆子,講好了先試用十天,帶著兩個婆子趕往作坊。 李學棟放學到家,和李小囡等到天黑透了,李金珠三個和尹嫂子都沒回來,兩個人只好自己動手,李學棟脫下長衫,先蒸上飯,接著裡裡外外找了一遍,除了後院的青菜,以及油鹽,別的一概沒有,滿院子的雞蛋一隻也沒留下。 李學棟到後院撥一把青菜,洗菜炒菜,李小囡一邊燒著火,一邊掀開鍋蓋,沿著鍋邊,厚厚抹一圈豬油,豬油融化淌進米飯裡,滋滋響著,香氣溢位來,過一會兒,李小囡掀開鍋蓋,再抹一遍豬油。 李學棟炒好青菜,李小囡抹過三四回豬油,米飯香氣撲鼻。兩個人一人剷起一塊焦黃酥脆的鍋巴,放一筷子青菜在鍋巴上,一口咬下去,真是鮮香美味。 正吃的香甜,院門吱呀響了一聲,李學棟端著碗伸頭往外看。 廚房撲洩出的燈光中,李金珠在前,三個人精疲力竭的走進來。 “這麼香!”李銀珠抽抽著鼻子叫了聲。 “這兩個小的會做飯了!這是誰炒的?都糊了。”李玉珠伸頭看看鍋裡的米飯,指著那碟子炒糊的青菜笑問。 李小囡用筷子指了批李學棟。 “是她把火燒得太旺。”李學棟趕緊解釋。 “這豬油用哪兒去了?早上這一罐豬油還是滿了!”李金珠端起豬油罐問道。 “這兒。”李銀珠已經揭了塊鍋巴咬了一口,一邊含糊說著,一邊將油亮焦黃的鍋巴遞到大阿姐面前。 “這肯定是阿囡的主意!”李玉珠伸頭看了看,用鏟子鏟了兩塊鍋巴,遞了一塊給李金珠。 “你可真會吃!怪不得三堂叔說你敗家。”李金珠心疼無比的看著豬油罐裡空出來的那一大塊。 “三堂叔是說你,不是說我,是吧?”李小囡咬著鍋巴,看著李學棟問了句。 李學棟趕緊點頭,點到一半感覺不對,趕緊解釋道:“還有我,三堂叔說咱倆帶著阿囡去杭城是敗家。” “這飯有點兒夾生。”李銀珠用筷子撥著中間的米飯,嚐了嚐。 “肯定是她掀鍋抹油,這飯就夾生了。”李玉珠在李小囡頭上輕拍了下。 “把鍋巴揭出來,夾生飯留鍋裡,加點兒水煮菜飯吧,玉珠去後院撥點兒菜,銀珠燒火。火小一點兒。”李金珠挽起袖子再次做飯。 ……………………………… 顧硯接進潘太太和史大姑娘,以及潘家六娘子潘世卉,立刻打發人去杭城請六舅母符太太帶著三位表妹到平江別業來替他陪客,要是六舅母不能過來,務必讓三位表妹過來住一陣子。 去杭城的管事前腳走,顧硯後腳就出了別業,趕往淮南鹽場檢視鹽務。 他可是領著公務的人! 顧硯一去兩三天,從淮南鹽場風塵僕僕趕回來時,他六舅母雖然沒來,三位表妹前一天就已經到了。 顧硯回到別業的時候,潘太太在一群小娘子的陪同下,去寒山寺隨喜上香去了。 王貴一進別業,就急忙叫進留下盯著李秀才一家的哨探,細細詢問。 顧硯洗漱好,換了衣服出來時,王貴已經垂手等在垂花門外,聽顧硯叫進,小碎步緊走進了屋,細細稟報李秀才一家的動靜。 聽說李家跟隔壁的隔壁開貨棧的張家的大兒媳婦尹氏合夥,要做皮蛋鹹蛋生意,作坊裡已經在醃皮蛋鹹蛋了,顧硯眉毛挑得老高,哈了一聲。 這一定是李家那位大阿姐的主意,他就知道這個大阿姐不簡單。 “走,去瞧瞧。”顧硯從小廝捧著的托盤裡,挑挑揀揀選了把摺扇,嘩的抖開,抬腳往外。 石滾和王貴急忙跟上,出了別業,直奔採蓮巷。 作坊開張隔天起,李金珠就讓李銀珠留在家裡洗衣裳做飯打理家務。 她們每天天不亮就走,天黑透才回,回到家一身的泥水汗水,衣裳要洗要換,還要照顧李小囡和李學棟兩個人,後院還有菜地和一群雞,不得不留一個人在家裡打理家務。 顧硯趕到採蓮巷時,李銀珠撿好雞蛋喂好雞,拆洗了被子洗好晾上,剛剛空閒下來,正和李小囡一邊往外走,一邊商量著去哪兒逛逛。 剛出了採蓮巷,迎面撞見顧硯。 顧硯下馬剛下到一半,目光落在李小囡身上,露出笑容。 “嗐!是那個人!”李銀珠一聲驚叫。 顧硯被她叫的上身微微後仰,一臉嫌棄的斜了她一眼,用摺扇點了點李銀珠,和李小囡笑道:“你這個三阿姐,一直這麼一驚一乍的?”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