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想事成Leo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3章 痛失愛寶,直播鑑寶:盜墓的朋友你當真的嗎,心想事成Leo,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方頓了頓接著想:“分明是在我傷口上撒鹽呢。還多經歷幾次,就這麼一次我現在都受不了了。再多來幾次我還活不活了?” 雖然心裡十分不痛快,但王大師也不好發作。臉色憋得鐵青。 其中一位老專家再次看向那青花瓶,不由得嘖嘖稱讚說道: “小白。你果然得到你爺爺的真傳了。 老白當年就是靠著一手鑑定瓷器的絕活愣是讓白家躋身金陵五大古玩世家之首。 看來你們白家有瓷器鑑定的不傳之秘。 明代的東西到現在幾百年的時間居然儲存這麼完好。 別說是小王了,要是有人拿給我,我還真一定就敢當場買下來。” 老白聽聞無奈的笑了笑連忙擺手說道:“沒有前輩您誤會了。這東西不是我撿到的,是他撿到的。”說完便指了指一直沒有什麼存在感的李明誠。 眾人聽聞頓時大吃一驚,全都上下打量了一番李明誠。 不由得稱讚道:“這位小友可謂是深藏不漏。小小年紀居然有這麼深厚的功力,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一出手就撿到了這麼一件嘉定年間的纏枝蓮紋青花瓶。” 眾人本以為撿到漏的人和他們年紀相當,但看到不過二十出頭的李明誠自然是大吃一驚。 李明誠聽聞則連忙擺了擺手說道:“哎。前輩。您說錯了。這東西可不是嘉靖年間的。” 那老專家聽聞並沒有著急,只是笑了笑說道:“既然如此。那小友不妨說說這東西是什麼年份的。” 李明誠聽聞沉思了片刻,隨即說道:“這是一件永宣青花。很有可能是永樂年間的產物。” 那老專家聽到李明誠說出永宣青花,隨後便問道:“哦。小友有什麼依據嗎?” 李明誠聽聞笑了笑,心裡暗道:“到我表演的時間了。” 李明誠看了一眼那擺在桌子上的瓶子,隨後輕輕笑了笑說道: “當然有依據。我想這些表面的東西我就不多說了。但是諸位顯然是遺漏了一些細節。正是從細節。我判斷這是一件永宣青花,很有可能是一件永樂年間的青花。” 幾位老專家聽聞,並未多說。只是靜靜的聽著李明誠繼續講吓去。 “諸位你們看。這瓶子上的紋飾是纏枝蓮紋紋飾,這些連紋從中心開始向著四周蔓延。中間的位置則形成了一朵朦朦朧朧的束心蓮形狀。 這永樂帝也是師承自明太祖朱元璋,一向最喜歡清廉的官員。而這束心蓮的蓮字和清廉的廉字相同。因此便將這蓮花賦予了一種特殊的意味。 但是這些典故各位自然比我知道的清楚。這束心蓮纏枝蓮紋的形式是明太祖時期被宮廷御用匠人們創造出來,並不是永樂帝的專屬。 但永樂帝也十分喜歡,這種紋飾不僅沒有被廢除,反而大肆發揚。許多官窯都爭相學習燒製。 這一紋飾不僅存在於永樂時期的青花器具上,宣德,嘉定年間的青花器具上也可以找到這種束心蓮纏枝蓮紋。 但諸位顯然只是專注於這紋飾,卻忽視了重要的一點。 這件瓷器所使用的青料是蘇麻離青。 這種極為罕見的青料不是明代當地生產的,是鄭和下西洋後從中東地區帶回來的。這種青料的價值諸位顯然清楚,比黃金還要珍貴。 蘇麻喇青這種青料裡還有比例不小的鐵元素。在高溫下燒成後的青花表面,就會“長出”藍黑色的、泛金屬光澤的“鐵鏽斑”,像從瓷胎裡面開出的小花一樣,並有輕微的暈散效果,使這種青花藍色看起來明豔而又深沉。我這件東西上的青花藍色正好符合這種特點。 但是這種青料只出現於永宣青花之上,因為永樂帝去世後,宣德帝雖然時不時還會派往船隻去往海外同其餘邦國交往。 但到了嘉定帝年間的時候,這種交往就徹底斷絕了。自然也就沒了前往海外的船隻。蘇麻喇青的再也進口不來了,官窯又改回了當地生產的青花料來燒製青花。 這位前輩你說我這東西是嘉靖年間生產的,自然是不對的。它肯定是一件真正的永宣青花。 而且我記得當初鄭和帶回蘇麻喇青後,永樂帝大喜就命人燒製了一批青花。 等到鄭和再一次下西洋的時候,還帶去了一些瓷器當做禮物。 而這些青花瓷器卻和以往的有一些不同,那就是纏枝蓮紋的李子更加捲曲一些,只是因為當地人喜歡罷了,工匠做出的更改。 你看我這一隻瓶子,上面的纏枝蓮紋李子是否也是更加捲曲一點。” 幾位老專家聽到李明誠的一番話,連忙湊過去對著那瓶子仔細看了起來。 仔細看了一番後,他們立刻意識到自己果然出錯了,這東西的確是永樂年間的東西,而不是嘉靖。 幾人再次抬頭看向李明誠的時候頓時全都驚呆了。 李明誠的才學深深折服眾人。 居然懂得這麼多東西,如果不是熟讀史書典故,根本不可能做出這麼準確的推斷。 不僅是幾位老專家,直播間的觀眾聽到李明誠的一番推論也是全都聽傻了。 “李老闆簡直不能用厲害來形容了。這強的有些變態了。” “對。我感覺李老闆比這幾個老專家還要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捉鬼記

潘海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