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愚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9章 天下可霸,浴血江山九龍嫡,白頭愚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朕與曹相所想甚合。”
“桓宣武有奇才而不可得其志,正因此古理!其能徵蜀,皆因運氣使然,而非氣運。氣運者,以國力優戰之機先也。而欲得江南必攻江淮,欲攻江淮必定江上,欲攻江上必得襄陽!此恆古之理也。”
桓宣武即是恆溫,桓溫打到成都之時已成疲憊之師,成都城外,桓溫前鋒戰敗殆盡。
桓溫鳴金收兵,卻因傳令兵誤會桓溫意思,擂起了總攻戰鼓,反而使得桓溫大軍做最後背水之戰,反而打贏了幾乎不可能能贏的仗。
劉永銘馬上說:“我不是這意思哈!這是曹相自己說的!我可什麼都沒說,我也不懂這個!”
劉塬沒理會劉永銘,他對曹嶽問道:“先滅齊、晉,後徵荊楚,沿江而下,可得天下乎?”
劉永銘突然哈哈笑道:“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劉永銘的話像是潑了劉塬一臉的冷水,劉塬轉頭看向了劉永銘,生氣得問道:“小六子為何這般說!”
劉永銘笑道:“滅齊、滅晉,接著就是滅漢了!怎麼可能你想什麼就是什麼!”
劉塬對劉永銘的話有些生氣,正要訓劉永銘不要亂插嘴之時,曹嶽卻是為劉永銘辯解起來。
他說道:“六爺之意應該是滅齊則齊存,破齊而齊亡。”
劉塬眉頭一皺,問道:“此言何解?”
曹嶽說道:“若滅齊,天下眾諸侯皆懼,聯眾而抗我大漢。蒙汗欲得江塞,契丹以中華衣冠自居。楚、宋、吳、唐,各自唇齒,其必同力復齊而攻我。如若破齊而存其半土,諸侯未有滅國之憂,派使者多以說合,且離間其盟,必不復朕軍抗漢。”
劉塬點頭說道:“曹相所言甚是!那晉國……”
曹嶽又道:“晉國雖弱,卻橫檔於我大漢與契丹之間,力拒蒙汗。雖然蒙汗與我大漢交善,也只因其欲先破晉國雲中而取道河東攻漢!皇上若發大兵取晉地,且不論能否順利,只言納土晉陽之後便會多出契丹、蒙汗二敵也!”
劉塬點頭說:“是呀!若要滅晉,必要與契丹互不侵犯方能命一帥將領軍南征,或是與楚國相約劃江而治,而後可得志也。”
“不可能!”劉永銘又潑了一桶涼水下去,說道:“契丹橫強,齊晉共抗。齊若破,晉無力獨支,契丹則無所顧慮,必南下!不將契丹打服了,他們不會心甘。契丹無信義,就算是簽下互不侵犯,在我大軍南下征戰之時,誰敢保證他不會撕契來攻?”
“此是一慮也!”曹嶽也贊同劉永銘的想法。
曹嶽慎重得說道:“大漢未有與契丹一爭之國力!故而臣……臣並不同意皇上發兵齊國!”
劉塬低頭猶豫了一下,問道:“小六子,你怎麼說?”
劉永銘笑道:“兒臣都說了,我不懂這些!”
“你剛剛說的就挺好的!”
“曹相說的都對!聽曹相的!不過……”
“不過什麼?”劉塬問。
劉永銘呵呵笑道:“不管晉、楚契丹如何,這並不妨礙破齊而得關外河南之土呀!”
“打了再說?”劉塬皺著臉皮問。
曹嶽連忙勸阻道:“不可!當以廟算為先!若不謀計,當有敗國之象!”
“千世衡久,只爭朝夕!”劉永銘說,“若無河南之富、河東之庶,如何固民養兵?說句最難聽的話,關中人口太多,你曹相每月都得愁著上哪裡去弄糧食餵飽那些嗷嗷待哺的百姓。現在的軍糧還不是曹相您一點點得省出來的麼?也沒少從晉國、齊國那裡弄來吧?若不先取河南,仗一打久,我們哪裡來的那麼多糧草供應?百姓又吃什麼?”
曹嶽說道:“應徵都皆為民,而……而漢國之富聚於世家之手!若耗民,則世家勢大不可制也!”
劉永銘說道:“若起漢齊大戰,父皇不至於會御駕出征。有父皇坐鎮關中,留一軍守備,哪個世家敢輕動?乾脆,沒動手之前先殺一儆百,嚇嚇他們再說!若是指東顧西,兩頭彷徨,未戰而先敗了!”
劉塬連連點頭。
曹嶽看了看劉永銘,說:“六爺!此話……此話不當說!”
劉塬擺手說道:“此處並無他人,當作此子瘋言即可!”
“但六爺所言……所言皆正理也。”
劉塬看了看劉永銘,又看了看曹嶽。
劉永銘傻笑道:“我……我哪裡說什麼正理,我就是為反對而反對。不過曹相好像是真的想要跟那些世家叫叫勁!”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