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回
竹子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回,山居修行:本是人間清風客,竹子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蘭秋晨比桑月年長半歲,在父母的支援之下在鎮子上開了一間快遞站。有送貨上門的服務,但不包括送到蘭溪村。桑月家是特殊客戶,由老闆親自送達。 因為,蘭秋晨是唯一知道小天后住在蘭溪村靜養的人。 最初是猜的,因為自家的貴人姓桑,以前是不曾細想。如今桑叔、桑嬸千叮萬囑讓自己爺奶不要跟住客說話,她就猜到目前住在村裡的極有可能是小天后。 她是年輕人,喜聽對方的歌,從未想過對方居然離自己這般近。 可惜,桑家小閨女每年回村度假,她從未隨長輩登門拜訪過,故而不識。為了印證自己的猜測,她答應了爸媽的囑託時常送東西回祖宅,即如今的桑宅。 如此這般,在她第三次回來時,桑月給她開了門。 當蘭秋晨一臉驚愕地看到她那張慘不忍睹的臉龐時,悲從中來,直接蹲在門邊背對她默默流淚十分鐘。 桑月當時:“……”(??.???)。 給蘭秋晨開門是挺冒險的,她當時已經做好了識人不清,準備跑路的B計劃。所幸,蘭秋晨除了第一次見面有些失態之外,在之後的日子裡一切如常。 情緒也相當穩定,對桑月是有求必應。 從不提及過往,亦不追問她的未來規劃。彷彿眼前這位僅僅是自家的貴人,一名到鄉下體驗生活的城裡女孩。 為了方便溝通,蘭秋晨還特地學了手語。 面對她每次見面都一臉興奮地朝自己打手語,仍有一絲寵粉習慣殘留的桑月默了,不得不也開始在網上學習手語。 兩人都是在網上學的,本地除了電腦培訓班,還沒有手語班。 話說回來,桑月是家裡頭一個學手語的。 至今家人仍然期待奇蹟的發生,彷彿不用手語,她總有一天就能開口說話。不管怎樣,這樣相處了半年,她和蘭秋晨已經可以用手語進行基本的溝通。 在蘭溪村,抬頭可見青山綠水,風景優美。 無奈日常很不便利,比如扔垃圾,桑月要定期開車把生活垃圾帶到國道旁擺放的垃圾筒裡扔。附近的幾個村子都荒廢了,環衛清理的工作到不了蘭溪村。 快遞就更別提了,自個兒到鎮子的驛站自取。因此,在認識蘭秋晨之前,桑月從不網購。 桑宅有一輛小車,一輛電動小三輪。 在鄉下地方騎電動車比開私家車方便,可桑月不敢開小三輪。就算戴上口罩和草帽,始終擔心被在國道來往的車主認出來。 另外,以前家裡的耕種面積不大,幾樣原始農具足矣。 現在不同了,她除了家附近的耕地要種,主要還是魔法莊園裡的地要種滿。經過半年的努力,親自驗證了把枯黃的草地改成菜地是可行的。 因為土壤沒問題,她種什麼都行。 器靈汲取靈力的速度相當的緩慢,她在莊園草地種的全是生長期短的蔬菜。平時不僅可以自己摘了吃,還能清晰感受到莊園裡的靈氣在日漸濃郁。 證明她的思路是可行的,種菜可以改善裡邊的空氣質量和靈力的濃度。 既然可行,就要擴大耕種面積。 她外邊的桑宅在半山腰,宅子的附近一半是果林,另一半是七八畝的耕地,山頂還有幾畝。莊園裡有地百畝,憑她一己之力開荒,只怕器靈未醒她已經累死。 所以,她找上了蘭秋晨,與之商量了好久才買回一輛小型的新農機,一機多用那種。 既能除草又是鬆土機、鋤地機,還可以耕種。 衛星精準定位,自動導航,既可以人工操作,亦可手機操控。可謂一機在手,地裡的活計盡在她的掌握中。除此之外,還有無人機、無人車等輔助工具。 方方面面都需要一個外人替她出面解決,事實證明,蘭秋晨正是她要找的人。 蘭秋晨性格開朗熱情,一身無利不起早的市井習氣。 相識以來,桑月時常聽到她和其他商家談電話的情形,分毫必爭,誰都甭想多掙她一毛錢。這種性情和二姐很像,區別在於二姐對自家小妹沒有偶像濾鏡。 有濾鏡就會對她有求必應,一言一行彷彿出自真心。 沒有濾鏡就會有算計,親人的算計是致命的,所幸桑家人還沒走到那一步。至於蘭秋晨對她有多真心,這份真心能維持多久,暫時不得而知,姑且看著。 正因為信任不足,在兩人親自驗證、並能熟練使用新農機的操作之後,桑月在另一個商家那裡網購了一輛功能更全面的放進莊園。 莊園裡才需要機械耕種,外邊的僅是裝裝樣子。 山腳有圍牆,她讓那商家送貨上門。然後停在山腳,等到晚上她出去直接放入莊園裡。莊園裡無法用手機操控,裡邊的大片草地由她人工操作機械完成。 雖然口不能言,可辦法總比困難多,日常的諸多不便只需努力克服一下就好。 “哎,還是村裡好啊!” 院牆外的一棵老樹下,倆姑娘搬出矮桌在田埂邊吃早飯,蘭秋晨邊吃邊望著地裡的蔬菜,一臉羨慕: “好像你家地種出來的蔬果特別清甜,很有蔬果那股天然的味道。” 那是當然,桑月一邊夾菜吃,一邊默默點頭以示回應。雖然對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