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靜不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一十五章 妙玉頻發醒人語,看透紅塵,紅樓之劍天外來,夜靜不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其一,凡事都不會是絕路,都有一線生機。” 妙玉開口說起一段淵源。 隨後她盯著黛玉說道。 黛玉聞言,心裡一動,似有所悟,但卻難以言表。 “事情無論怎麼發展,都在天地之中,都在道之中,昔年你與他相識,本身就是一段緣分,這與其他人是無關的,與那個人更是無關的。” “就拿妹妹的前世來說,究竟是與誰結了緣,也只是那個人的緣,與妹妹的關係是不大的,若是兩個人註定有緣,又何必摻雜諸多算計,焉知今日你的謀劃不是命定的一部分,算來算去,終究還是逃不過命運的玩笑。” “師傅總跟我說,危險困難來臨時,逃避其實是最笨的一種辦法,躲得了一時,躲不了一世,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忙忙碌碌,終究是白費功夫。” “就修行來說,天上方一日,地上已千年,其實你也不必擔心自己揹負的因果還不上會怎麼,就算是還不上那又能怎樣?不過是一日閒暇酒不美,來日又去好夢歸。” “既然捨不得,那索性就放開,這一世有這個人,下一世可就不一定還有了,人海茫茫,在人間相遇,這樣的姻緣可比什麼因果大多了。” 說到這裡,妙玉眼神變得有些異樣。 這一世多了一個冠軍侯,多了一個賈琙,並不代表另一世也會有他,她與黛玉不同,黛玉或許知道一個人有前世今生,但卻並不一定知道今生與今生不同,人生就如同在歲月長河中的一葉扁舟,或許下一個轉角就是不同的風景。 命運的軌跡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今生能夠遇到的人,今生不一定還能夠遇到。 儘管聽起來這像是一個謬論,今生與今生,說的是同一個東西卻又並不是同一個東西。 這一回只有妙玉在說,黛玉並沒有出聲打斷詢問或者是有所補充,只是在靜靜的聽著。 若非腦海中曇花一現的回憶,黛玉或許根本聽不懂妙玉說的是什麼? 高深的地方她一知半解,但卻不求甚解,有一件事她聽得清楚,心裡也明白,那就是有一個人是特殊的,非常特殊,那個人不是別人而是賈琙。 一個能改變命運的人,自然不會是凡俗。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若真的去算一算這一世到底有多長?最多也就三萬多天罷了!!當一條生命呱呱墜地之時便開始了一場名為死亡倒計時的人生長跑,為什麼不試著做一回自己呢?” “你現在的情況非常特殊,她只甦醒了一半,甚至說以現在的狀況,她沒有辦法完全甦醒,就算甦醒了,也不過是一道殘魂,甚至連三魂七魄都不是,若你真的,下定決心,是能夠壓制她的……” 說起此道,妙玉似乎頗有心得。 說到這裡,黛玉眸光閃動,輕輕呼了一口氣,她柔聲開口說道:“妙玉姐姐,你說我們這一生應該怎樣走下去呢?” “販夫走卒之家,一生清苦,終日為一口飯奔波勞碌!” “地主之家,家有餘財,胸無大志者,聞達於鄉里,一生無咎者寥寥無幾!!” “朱衣紫袍之家,鐘鳴鼎食,大富大貴,然囿於禮道,迫於實際,天倫之樂或難以盡享,苦樂自知,終是無趣!!” “姐姐身處紅塵,然心在紅塵之外,對於歲月來說,更像是一位過客,有道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想聽聽姐姐的意見!!” 妙玉聽到這話,緩緩收回了視線,再次抬頭之時,目光悠悠,愈發顯得空靈。 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本來就是一個千百年來,沒有尋到答案的問題。 前人無法回答,今人也無法回答,縱然回答了,也只是一家之言。 “或許沒有人能夠給你一個確切的答案,當一個人生命走到盡頭的時候,回顧他的一生,愛也罷,恨也罷,瘋也罷,顛也罷,或許答案只有淡然一笑!!” “鬱結憾恨一念泯,恩怨情仇皆如塵!!” “世間有千姿百態,有愛有恨,有悲有喜,只有經歷過,拿起過,嘗試過,放下了,才有資格說那句話!!” “這人間,我來過!!” “而不是單純的去還一份因果,有道是,心安之處即吾鄉,妹妹或可隨心而行!!” “心安之處即吾鄉!” 黛玉又重新咀嚼了一番這句話。 有時候話不用說的太明白,懂得自然就懂了。 “妙玉姐姐是說,眼下,我的這番糾結,也是自己一定要經歷的過程,是嗎?” 妙玉輕輕點了點頭,柔聲說道:“妹妹天資聰穎,一點就透。” 黛玉聞言,忽然眼睛一亮,繼續說道:“那是不是說我與他……與……琙哥哥之間的事情,是不是也是我們必須要經歷的?” 妙玉繼續點了點頭,不過這一次,她卻沒有說話,按照她所說的這個邏輯,黛玉這樣去想也不完全是錯的,相反,還很在理。 一件事情有始有終,往往一個人會忽略掉過程,只關注結果,其實對於一個人的人生來說,最重要的便是這個過程,它承載著一個人的記憶,記載著一個人的喜怒哀樂,這才是一個人最本質的追求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有一百種方式弄死書記

筆下槐落